近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國會審查法(CRA),廢除總統-拜登在2022年1月宣布實施的為期為兩年的暫停征收新太陽能關稅的規定,希望建立其國內光伏制造基地并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加強本土企業的競爭力。該法案若頒布,將直接對進口的太陽能組件追溯至多晶硅環節,SEIA預計將有4GW太陽能項目將被取消。因中
近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國會審查法(CRA),廢除總統-拜登在2022年1月宣布實施的為期為兩年的暫停征收新太陽能關稅的規定,希望建立其國內光伏制造基地并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加強本土企業的競爭力。該法案若頒布,將直接對進口的太陽能組件追溯至多晶硅環節,SEIA預計將有4GW太陽能項目將被取消。因中國在光伏產業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中國多晶硅產能占全球比重約92%、拉晶端供應占比超99%,海外光伏市場短期內無法做到完全脫離中國市場。
目前,中國在光伏產業鏈中優勢明顯,2022年多晶硅產量占全球比例達86%,硅片占比高達98%,電池片占比高達91%,組件占比達84%,不但有利于保障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即便全球競爭愈發激烈,一方面短期內中國的市場優勢依然難以超越,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積極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布局海外產業鏈、完善自身供應鏈和生產管理等方面妥善布局。
1.全球光伏產業鏈分布
(1)全球多晶硅產能產量及分布
從產能產量角度來看,2020年后多晶硅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2年全球多晶硅產能為131.5萬噸,同比增速為96%;2022年全球多晶硅產量為93.8萬噸,同比增速為49%;2023年隨著投產產能的釋放,預計多晶硅產能產量將進一步快速增長,全球多晶硅產能有望達到368.3萬噸,同比增速為180%;全球多晶硅產量有望達到262萬噸,同比增速達179%。
從地區角度來看,2022年131.5萬噸產能中有116.3萬噸產能集中在中國,占比高達88%,2022年93.8萬噸產量中有81.1萬噸來自中國,占比達86%。未來隨著中國地區產量的快速釋放,海外產量緩慢增長,短期內中國多晶硅產能產量占比預計將繼續提升至90%以上。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2)全球硅片產能產量及分布
從產能產量角度來看,全球硅片產能產量持續增長,主要增幅來自中國。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2年全球硅片產能為567.1GW,同比增速為34.5%;2022年全球硅片產量為336GW,同比增速為50%;2023年硅片產能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全球硅片產能有望達到848GW,同比增速為49.5%;全球硅片產量有望達到535GW,同比增速達59%。
從地區角度來看,2022年硅片567.1GW產能中有557.1GW產能集中在中國,占比高達98%,2022年336GW產量中有329GW來自中國,占比同樣高達98%。2023年預計硅片產能產量依然將快速釋放,但隨后增速將放緩,海外產能占比將逐步小幅增長至3-5%,中國產能產量依然占絕對優勢。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3)全球電池片產能產量及分布
全球組件產能產量持續增長,主要增幅來自中國。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2年全球電池片產能為567.2GW,同比增速為24.4%;2022年全球電池片產量為330GW,同比增速為50%。
從地區角度來看,2022年電池片567.2GW產能中有517.2GW產能集中在中國,占比高達91%,2022年330GW產量中有290GW來自中國,占比較低但也達到88%。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4)全球組件產能產量及分布
從產能產量角度來看,全球組件產能產量同樣維持高增速,主要增幅來自中國。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2年全球組件產能為527.7GW,同比增速為13.4%;2022年全球多晶硅產量為310GW,同比增速為53%。
從地區角度來看,2022年組件527.7產能中有477.7GW產能集中在中國,占比高達91%,2022年310GW產量中有260GW來自中國,占比達84%,雖然中國占比較上游電池片低,但依然占據明顯優勢。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5)全球光伏裝機量及分布
從裝機量角度來看,隨著碳中和目標逐步達成共識,以及傳統能源價格高企為光伏產業發展帶來良機,全球各主要國家均支持光伏產業的發展,全球光伏裝機快速增長。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為250GW,同比增速高達56%。
從地區角度來看,隨著海外光伏裝機的快速增長,2022年中國裝機87.41GW,同比大幅增長59.3%。在光伏裝機環節,中國占全球比例約為35%,大大小于上游多晶硅、硅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的占比,說明我國大量光伏產業鏈的產品以出口為主。其余主要光伏裝機較多的地區也均維持同比高速增長:根據歐洲光伏協會發布的數據,2022年歐盟27國新增光伏裝機41.4GW,同比增幅接近50%,其中德國以7.9GW的新增裝機量位居首位;根據印度光伏咨詢機構JMK的調研數據,2022年印度安裝了13.96GW的太陽能光伏系統,同比增長近40%。美國光伏市場由于對華貿易限制阻礙了光伏設備中關鍵的低成本零配件和材料進口,反而逆市出現了衰退,2022年美國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同比減少23%。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2.中國光伏產業鏈進出口情況
從進出口量的角度來看,我國光伏產業鏈上游多晶硅以進口為主,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以出口為主。
中國多晶硅近十年以進口為主,出口較少,但隨著國內多晶硅產能的投放,多晶硅自供保供能力增強,2017年開始進口量逐年減小,出口量有小幅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我國進口多晶硅8.8萬噸,同比大幅減少23%,出口多晶硅1.13萬噸,同比增長8%。隨著我國多晶硅產能的釋放以及海外光伏產業鏈的發展,未來多晶硅進口量預計仍將持續走低。從進口來源的角度來看,近年我國主要從德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美國等地進口多晶硅,2022年約54.6%的多晶硅進口自德國。
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來源:硅業分會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硅片以出口為主,因中國硅片產量占全球產量的98%,在硅片供應方面占有絕對優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2年硅片出口額約50.7億美元,出口量約36.3GW,分別同比增長107.2%和60.8%。
中國電池片同樣也是以出口為主,且增速超1倍。中國電池片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8%,同樣占有明顯優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2年電池片出口額約38.1億美元,出口量約23.8GW,分別同比增長177.6%和130.7%。
中國組件同樣以出口為主,增速雖較電池片低,但同樣維持50%的高增速。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2年組件出口額約423.6億美元,出口量約153.6GW,分別同比增長72.1%和55.8%。歐洲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地區,2022年從中國進口了86.6GW的光伏組件,占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的56%,同比大幅增長了112%,是中國組件出口在2022年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地區。亞太地區次之,2022年出口至亞太地區28.5GW,同比增長27%,主要出口至印度、日本及澳大利亞。
3.國際競爭風險及應對
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國際競爭加劇,疊加傳統能源價格高企,上游原材料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保障愈發受到各國重視。許多國家正積極謀劃光伏產業生產制造本地化和供應鏈本地化。如美國《2022通脹削減法案》計劃投入300億美元用于生產稅收抵免,以促進美國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產品加工;歐盟計劃在2030年前達成100GW完整光伏產業鏈的目標,每年至少10%的關鍵原材料供應、40%的關鍵原材料加工、15%的關鍵原材料回收來自歐盟本土;印度則公布“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國家計劃”,均旨在提高光伏產業的原料保障和本地制造,減少對單一國家的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進口依賴。
最近,美國重啟組件反傾銷策略,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國會審查法(CRA),意在廢除總統-拜登在2022年1月宣布實施的為期為兩年的暫停征收新太陽能關稅的規定,希望建立其國內光伏制造基地并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加強本土企業的競爭力。該法案若頒布,將直接對進口的太陽能組件追溯至多晶硅環節,SEIA預計將有4GW太陽能項目將被取消,或將對我國出口市場造成影響。按照我國2022年組件出口量約153.6GW計算,4GW占比約2.6%,按照美國2022年美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24GW計算,4GW占比約16%,據此推算,實際上目前該法案頒布對美國光伏裝機的影響要遠超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的影響。
目前,中國在光伏產業鏈中優勢明顯,不但全產業鏈實現了國產自主可控,在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甚至生產技術方面都有絕對優勢。即便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為了保障供應鏈的穩定也在海外積極布局光伏產業,但其中發展得較快的東南亞和印度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夠成熟,短期內中國依然將維持90%左右的高市場份額,有利于保障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對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隨著海外項目的推進,根據IEA的測算,遠期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有所下滑,但始終占比超60%,依然占全球的主導地位。
未雨綢繆,中國企業為了應對全球競爭也有所準備。從產品角度出發,許多光伏企業均提出降本增效,一方面加大高效產品研發,一方面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希望提高自身光伏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從產業布局出發,許多出口企業在布局海外產業鏈,以提升全球競爭力、降低市場風險。如晶澳科技在越南分別擁有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1.5GW、3.5GW和3.5GW,在馬來西亞擁有電池產能1.5GW。隆基綠能在馬蘭西亞、越南共有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14.35GW,計劃將在馬蘭西亞、越南的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提升至17.85GW,在馬來西亞的硅片產能擴至4.1GW。針對溯源政策,一部分企業直接從原材料角度進行保障和切分,使用海外多晶硅進行出口產品的生產,保證產品符合買方要求;一部分企業在生產工廠的角度進行隔離,以保障供應鏈和生產的產品滿足溯源條件。
4.總結
目前,中國在光伏產業鏈中優勢明顯,2022年多晶硅產量占全球比例達86%,硅片占比高達98%,電池片占比高達91%,組件占比達84%,不但有利于保障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即便全球競爭愈發激烈,一方面短期內中國的市場優勢依然難以超越,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積極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布局海外產業鏈、完善自身供應鏈和生產管理等方面妥善布局。
作者: 來源:廣發期貨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