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央企注資須經國資委審核
經濟觀察報 嚴凱
深陷財務危機的賽維LDK正在謀求重整,但,誰來買單?
目前,與賽維LDK傳出“緋聞”的國有企業有:平煤神馬集團、中國中材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其中,后三者實為央企。
平煤神馬集團是一家以能源化工為主導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平煤股份和神馬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居2010中國企業500強第75位。
除了平煤神馬集團,三家央企此前均已涉足過光伏領域。中節能是國內重要的電站投資商;中材集團主要集中在光伏輔料等配套設施上;中國建材則涉足過薄膜光伏領域。
賽維LDK新聞發言人李龍吉否認了國有化傳聞,但如今背了一身債,若不通過引進外部投資,這家曾被譽以創造過“光速神話”的公司恐怕很難度過現下的財務困境。
如果僅從財務角度上看,截至今年3月末,賽維總資產337.10億元,負債總計293.4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31.48億元,凈資產43.64億元。
當下的光伏行業情形下,賽維LDK只能“越活越累”。其實,申請破產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事實上,賽維LDK曾向當地政府申請破產,但被當地政府予以否決。
賽維LDK是新余市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當地最大的納稅大戶。有數據顯示,去年僅前五個月,賽維LDK在新余市高新區繳納的國稅就高達4億元,地稅僅2億元。所納國稅占高新區光伏企業納稅總額的93.6%,所納地稅更是占到96%,是全市居首的納稅大戶。
由于新余市是賽維LDK的大本營,在當地還解決著數以萬計的就業。賽維LDK早已是新余市政府的一塊招牌。因此,新余市政府不會輕易讓賽維LDK破產。
由于賽維LDK所欠債務實在太多,在銀行不肯繼續貸款,中期票據發行也成問題的時候,從外部引進戰略投資者應該是目前解決賽維LDK財務困境最為迅捷的方式。
數百億來財務窟窿的解決是一個難題,300億元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賽維LDK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末,賽維LDK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短期債券等剛性債務達到196.7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3.73億元,占負債總額的65.07%,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此外,賽維LDK在市場上的融資能力已經大大下降。由于財務狀況陷入窘境,賽維此前也想在債券市場大規模融資。
根據賽維2011年—2013年的中期票據發行計劃,第一期發行規模為5億元;第二期發行規模為5億元,擬于2012年第一季度發行;第三、四期發行規模均為10億元,擬分別于2012年第二、三季度發行。但截至目前,除第一期中期票據已經發行,賽維LDK中期票據的后續發行已經不能按計劃進行。
除了財務上的考慮外,如果是國企或央企若想收購賽維LDK,還面臨著程序上的難題。由于賽維LDK的注冊地是英屬開曼群島,若央企收購賽維股權,則屬于海外收購。程序上,央企海外收購需要經過國務院國資委審核。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即便不惜血本將賽維LDK拿下,但目前的光伏市場仍然撲朔迷離,行業仍處在整體虧損中。
如今,歐盟極有可能繼美國之后再次針對中國的光伏產品提起“雙反”調查,業內估計屆時國內的光伏企業有六七成都將無法支撐。到時候,賽維LDK的財務狀況只會更糟,虧損只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