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從經濟效益來講提升經濟效益,這也是雙向的,從電力系統可以節約系統的一些建設成本,主要是提供了靈活性的調節性資源,可以替代一些傳統的電力系統的調節性資源的建設,節約了建立系統的建設成本。同時可以降低綠氫的制取成本,主要是考慮未來我們通過“電-氫協同”,可以更多的通過市場將我們“電-氫協同”的一些調節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可以降低制取成本,同時也可以拉動整個新型電力系統或者氫能新興產業的投資。
三、路徑展望
首先我們對當前發展的問題和挑戰有一個梳理,我們也調研了國內國外很多的示范性項目,我們梳理出了目前大致幾個類型,包括新能源規模化制氫、綜合利用以及配網側的電氫耦合項目等等。
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四個方面:
一是成本性能問題,經濟性綠氫的經濟性目前相對還是較差的。
二是標準認證,這方面我們的一些標準不健全,比如說對綠氫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證標準。
三是關鍵技術有待突破。
四是整個電和氫,未來要協同,規劃應該先行,但是這塊我們還沒有開始。
我們就需要在未來的政策體系里面對于現在的這些問題提出了應該以激發綠氫的需求,完善投融資機制,健全認證相關技術標準,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發這幾個方面作為著力點推動“電-氫協同”,我們有相應的政策框架體系。
還有市場機制,綠氫為什么現在成本高?一方面技術的原因,同時也有市場機制的原因,如果我們有很好的市場機制,能夠很好地把綠氫的調節價值和綠色低碳的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這對于綠氫的成本會有一個很好的助力的幫助。
最后是我們對于路徑展望,以2030年、2040年、2060年作為“電-氫協同”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形成“三步走”發展路徑,包括示范探索期(當前至2030年)、發展成熟期(2030年至2040年)、深度協同期(2040年至2060年),有計劃、分步驟推進“電-氫協同”發展。
作者:編輯:秋石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