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個萬噸級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開始單機調試,預計八月份正式投料試車。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23億元,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滿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批復、首個開工、首個產氫的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項目完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氫氣約1萬噸、氧氣約8萬噸。
項目利用采煤回填區建設光伏電站,并通過高壓輸電線將綠電輸送至制氫廠區,在國內首次突破60公里長距離光氧一體化技術,通過電解水工藝實現太陽能與氫能兩大清潔能源的高效融合。
其中,光伏廠區平均年發電量為7.4億度電,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2.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9.4萬噸,二氧化硫119噸,氮氧化物113噸。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大力推進綠氫產業發展。7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召開落實“五大任務”新聞發布會。會上,自治區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錚表示,1-5月,全區風光氫儲裝備制造項目完成投資649.4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完成了年度計劃投資的65%。截至目前,全區形成風電整建制配套能力500萬千瓦、光伏組件供給能力3050萬千瓦,氫能裝備產能450臺套,儲能裝備產能200萬千瓦時,風光氫儲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本形成,產值超過1.2萬億元。
全區已批復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40個、綠氫產能90萬噸/年,應用場景涵蓋綠氫制綠醇、綠氨、耦合煤化工、氫能交通等多個方面,全部建成后,可消納新能源規模超2200萬千瓦,對比煤制氫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00萬噸。
作者: 來源:準格爾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