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證券近日發布電氣設備研究報告:根據SMM,2025年7月7日,頭部多晶硅廠商將部分致密/復投料報價上調至37元/kg;根據SMM,2025年7月8日,多晶硅企業開始測算完全成本,普遍認為行業完全成本在39~40元/kg以上;根據東方財富網,2025年7月9日,硅料龍頭擬聯合成立收購主體,加速出清行業過剩產能。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光伏企業盈利承壓已有時日,供給側改革必要性極強。從2023Q4起,光伏產業頭部公司開始進入批量虧損,至2025Q1主產業鏈公司進入虧現金狀態,根據風光儲知識共享庫不完全統計,2024~2025H1全行業有超過150家走向破產和清算。而行業內高庫存以及集中度較分散的特征,使得行業難以快速自主出清,自上而下的供給側改革必要性凸顯,行業內的主要參與者有四方,如何協調各方訴求成為反內卷方案的核心:1)頭部企業希望結束低價競爭現象,實現盈利修復;2)二線企業競爭力略弱,高競爭強度下可能希望以合理方式退出市場;3)各方股權投資人希望能夠收獲合理投資收益;4)債權人希望看到企業擁有良好現金流將債務風險降低。
回首國內兩輪供給側改革,均以PPI的大幅走高完成。2016、2021年的供給側改革后,相關行業如石化、黑色、有色、水泥等行業帶動PPI大幅度走高,將行業競爭恢復到正常水平。供給側改革期間雖然會遇到不同的阻力,如就業安置、利益分配不公等問題,但是改革結果必然是好的,可以解決相關行業低盈利負債高等問題,將行業發展修復至穩定可持續狀態。
搶裝后行業需求回落,中長期等待光儲平價打開市場空間。在“136號文”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帶來的搶裝刺激后,5月光伏并網達到9.3GW,同比增長388%,1~5月并網19.8GW,同比增長150%,對全年光伏需求帶來一定透支,短期需求有所承壓,但是“136號文”刺激下,儲能經濟性凸顯,未來光儲平價在大規模地區實現后,光伏需求會被再次打開。
作者: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