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與保利協鑫演繹了在光伏產業如何抵御誘惑、控制欲望、增強成本控制力的故事。必須提醒的是,棋局未終,它們尚未脫險
用巴菲特那句“等到潮水退去之后,才會看到誰在裸泳”形容眼下的光伏產業再合適不過,巨頭瀕臨存亡危機,全行業洗牌在即,資本、行政力量聞風退散,苦捱日子的只剩下企業家和員工們。
然
協鑫的執行能力背后顯示出朱共山很強的管控能力。據說,朱共山是一個肯挑擔的人,開董事會時,他會向董事們主動說我明年要做成哪些事情,給自己加壓,“他既是管理層,又是執行層。如果有8分力量,肯定會使12分。”呂錦標說,經過長期的建立信任的過程,來自保利和中投的董事實際上將運營放權與朱共山。
不過,現在“成本之王”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雖然產量翻番、銷量達去年5倍,多晶硅成本下降14.5%,但毛利率卻大跌24.3%,導致上半年虧損達3.3億港元。
今年二季度的投資者會上,54歲的朱共山希望投資者能給他一點時間和信心,他說保利協鑫正在研制新的多晶硅技術,成本將在明年下半年再度降低。最后,這個老紅軍的后人用一口濃重的蘇北口音說“我本人將親自負責這個項目”。
作者: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