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江蘇無錫,新華路9號,在落日的余暉之中,尚德總部的標志性建筑——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生態辦公大樓,依然格外引人注目。這棟2007年底動工、2009年初落成的大樓,當時的造價約為2億元人民幣。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這棟很漂亮的總部大樓,造價非常之高。”2009
但全球的需求,大概只有27GW。并且,這27GW里面,大概有10至12GW,已經被美國的First Solar等吃掉了。這意味著,中國接近40GW的產能,要去搶剩下15GW的市場,產能利用率只有不到40%。”一位長期關注光伏市場的銀行人士對本刊記者稱。
而在“供過于求”的市況下,整個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在內的全系列產品,均面臨巨大的跌價壓力。2012年9月,產業研究機構Solarbuzz警示稱,光伏組件的出廠價格已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第四季度還將繼續下降18%。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美國、歐盟和印度,又先后加入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陣營。
“在這種情況下,誰的產能高,誰就有可能破產。所以,目前彭小峰(賽維LDK董事長)最慘,然后就是施正榮。”上述銀行人士直言。
大勢如此,中國光伏業一片哀號。2011年,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廠商,尚德在出貨量增長33.3%,但產品售價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實現銷售收入31.47億美元,僅比2010年的29.02億美元增長了10.8%,而其毛利率,則由2010年的18.7%下跌至12.3%。當年,尚德驚人地凈虧損10.18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其2005年上市以來的盈利之和(6.33億美元)。
2012年,尚德的困境進一步加劇。一季度,尚德僅實現銷售收入4.1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大幅下滑53%,當期,尚德再度凈虧損1.33億美元,而2011年同期,其則實現了0.32億美元的盈利。
在銷售大幅下滑、持續巨額虧損的雙重打擊下,尚德的資金鏈,已經處于斷裂的邊緣。
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尚德總資產為43.786億美元,總負債高達35.75億美元(其中,短期借款15.746億美元),負債率攀升至81.7%,而尚德手持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4.737億美元。更致命的威脅是,距今僅4個月后,2013年3月,尚德就必須支付5.578億美元,以贖回其于2008年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可轉債)。
作者: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