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徐偉新:謀定動巧構筑品牌靈魂

    2011-06-23 16:54:28 太陽能發電網
    ——專訪北京京儀綠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徐偉新董事長 一個有生命的品牌,必然擁有靈魂。身兼北京京儀研究總院院長等數職的徐偉新,這位一談起技術就物我兩忘的專家,就正是京儀綠能這一光伏逆變器品牌身后的靈魂。 在2010年國家金太陽示范項

    ——專訪北京京儀綠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徐偉新董事長

     

      一個有生命的品牌,必然擁有靈魂。身兼北京京儀研究總院院長等數職的徐偉新,這位一談起技術就物我兩忘的專家,就正是京儀綠能這一光伏逆變器品牌身后的靈魂。
      在2010年國家金太陽示范項目關鍵設備集中招標中,北京京儀綠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儀綠能”)以0.69元/瓦的最低價成為八家中標的逆變器集中供應商之一,此舉在業界引起一片嘩然,不僅因為該價格與2009年國家第一次光伏特許權招標敦煌10兆瓦項目競標時英利報出的價格如出一轍,更因為京儀綠能不過是2010年年初才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讓人困惑的,不僅是該價格已經低于公認的行業平均生產成本,更因為,“京儀綠能”作為一個行業新兵,憑什么?
      一次機緣巧合,筆者有幸于飯桌上邂逅了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的徐偉新先生,近距離地領略了他對技術的癡迷。也正是那次見面,促成了本次專訪。
      盡管事隔“0.69元”事件不到一年,但光伏業卻已波橘云詭,風雨俱來,恍然換了天地。與徐先生的交流,于是便從當下行情開始。

     

      記者:您怎么看待光伏行業當前的形勢?
      徐偉新:我覺得,這是一次全球性的光伏產業危機。估計今年下半年的形勢還會繼續向下,而明年上半年可能會有比較劇烈的資本重組和產業重組。不過我對這個產業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這是一個至少還可以發展30年沒什么大問題的朝陽產業,只是最近兩年可能有一個艱苦的調整期,因為短期的投入過多。

     

      記者:據我們了解,目前很多廠子開工率不足50%,有的甚至已全部放假。從08年金融危機到現在,這個行業經歷了一輪由波谷到波峰再到谷底的“過山車”行情,這么短的時間如此頻繁的周期性調整,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很罕見,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徐偉新:正如剛才所說,這是一次全球性的光伏產業危機,但國內產業之所以受沖擊很大,我們自身發展粗放、企業發展戰略雷同或許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這樣的現象當然非常不正常,但也暴露出我們這個不太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還有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不光是對市場認識的不成熟,對技術認識的不成熟,還有體系方面、意識方面的不成熟。這些因素的疊加,集中體現在了光伏產業這個新興行業上。所以,僅僅責怪大家盲目投資也是不對的。

     

      記者:其實在去年擴張最瘋狂的七、八月份,就已經有很多理性的聲音出現,我們也有一篇《史無前例的擴張》的分析報道。當時有業內朋友預計,到今年2、3季度這些新增產能開始釋放時,行業肯定會迎來蕭條和調整。只是沒預料到歐洲政策調整博弈會如此漫長和波瀾起伏,更沒料到意大利經銷商集體拒收組件這一突發事件。您覺得是因為這些原因,簫條才來得更早也更猛烈一些嗎?
      徐偉新:我們的不成熟,更多還是在思維上的不成熟。坦率地說,國內不少企業對于行業和市場的理解都很膚淺。比如,現在怎么看待地震后的日本市場?我就認為,現在出國旅游去日本是最好的時候,價格便宜人又少,還什么都有。受地震影響的東北部地區你別去不就完了嘛,可北海道、大阪不是都不受影響嗎?九州更是好著呢!
      可我們的思維,更多的是相信熟人的話,而不是自己理性判斷。朋友和熟人的示范作用,對身邊人群的影響力太大。你當老板搞個企業,我們幾個跟著你干,一年、兩年以后,你這點東西我都會了,我也出去自己干廠子了,所以我們的企業裂變速度絕對世界第一。就這樣的基礎,我們的發展能不盲目能夠理性嗎?有調查說全世界中國年輕人想當老板的意愿是最高的,超過40%,而日本年輕人只有10%,其余人都是找一個安定的能夠滿足自己多方面興趣的職位就可以。這也是我們的光伏行業裂變速度全球第一的文化基因,因此也就不難理解中國光伏市場為什么會是今天這樣一條曲線。
      所以,即或沒有歐洲政策調整以及拒絕收貨的突發事件,這種快速繁榮和快速衰落的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記者:那您怎么看待下半年的行情?很多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應用市場沒有打開95%以上需要出口,所以才造成這樣一個局面,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徐偉新:在中國的好處,是停產不見得倒閉。在國外則不可能,一停產緊跟著就是倒閉。所以,很多人可能以為今年下半年仍然可以延續金融危機期間的做法,先蟄伏起來躲過這段蕭條日子再開工。
      躺在地上假死是咱們的傳統法寶,但這一次可能不靈。這次一定會進行結構調整和重新洗牌,只是深度和廣度還有待觀察,高潮估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出現。我個人認為,這個簫條期至少會跨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很可能還要延長,因為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樂觀。
      所以,你說的這些原因都客觀存在,但經濟形勢是更主要的原因。全球經濟目前正處于金融危機以后一個脆弱的緩慢復蘇期,歐洲盡管是在新能源方面最倡導最身體力行的表率,而且在核危機后歐洲政府從政治上把對新能源的支持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包括德國2022年全部取消核電等,但歐洲一定會淡化和減少這方面的實際支持,因為他的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越來越高的失業率迫使他不可能延續前幾年大踏步的發展趨勢,實際上前兩年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德國人就已經在問,我們在給誰創造就業機會?

     

      記者:那您覺得到明年某個時間,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因素來改變簫條的局面呢?
      徐偉新:這在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在我看來,明年下半年我們國內的應用可能翻著倍往上長,因為我們的基數太低,但總量仍然很小,仍然不可能大規模應用。因為光伏、光能等新能源都存在著不可預測、不可存儲、不可調度的致命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那以我們目前的電網機制和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可能大規模應用的。因此,要先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我認為還是需要搞技術搞研發的這些人來主導,而對僅善于搞資本運作的人。我覺得,這次危機會給這些人一個很好的啟示。
      對于那些踏踏實實想在這個行業做點事的企業,我的建議是,利用好這個蕭條時期,坐下來好好想想我的問題在那兒?然后去改進,去往技術改進和創新上走,去注重發展規律的技術研發和企業管理難題,把原來迫不得已用去完成產值、完成交貨的技術人員集中起來去解決一些技術發展、管理發展上的迫切問題。如果能扛得住這個過渡時間的話,一年或者兩年以后,這些企業會成為這個行業發展的脊梁,而且不可同日而語。

     

      記者:作為光伏逆變器市場上的一個后進入者(您對這個表述沒有疑義吧?),京儀綠能的市場定位是什么?有沒有比較清晰的競爭策略?
      徐偉新:我們現階段的定位是一個跟隨者。但對“后進入者”這個說法,我個人有一點補充。
      京儀綠能公司成立的時間的確不長。但你也了解,這個公司實際上是以北京自動化研究院光伏逆變器技術為基礎發起成立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自動化研究院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品牌的發展歷史和技術積淀。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不但不是一個“后進入者”,甚至是一個先行者。我們曾創造了兩項行業歷史紀錄。一是在2002年自動化研究院與合肥工業大學的余世杰團隊合作研發出了國內第一臺擁有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0千瓦光伏并網逆變器,并成功投入使用。另外,就在我們自動化研究院樓頂上,我們建設了國內第一個20千瓦級的光伏屋頂工程。
      實際上,我們是從1998年就開始關注和準備進入這個領域的。但這說不上是我們在當時就先知先覺對未來技術發展有那么清晰的認識,而是市里領導交代下來的任務。因為我們在傳統能源的自動控制領域里做得不錯,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國內30萬千瓦以上火力發電機組的全套自動控制系統,我們的市占率最高的時候達到了40%。
      可當時我們根本沒接觸過新能源,更別說光伏了,經過了解和學習才發現,原來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除了核能以外其余全都來自于廣義的太陽能。而太陽能是一個恒定的能源,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于是我們選擇了太陽能作為方向。然后再一看,里面還有光熱和光伏兩個方向,而光熱方面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太陽能熱水器,做的人不少,那我們就選還沒什么人搞的光伏吧,所以最后就選定了光伏發電作為研發方向,并與當時國內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合肥工業大學能源研究所建立了聯系。合工大在這方面研究工作做得比較多的是余世杰老師,于是我們就踏踏實實的給他當起了學生。
      因此,我算是余世杰老師不在編的學生,或許也是他承認的比較優秀的學生之一。余老師為這個行業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我認為他最大貢獻是為中國光伏事業培養了兩個人,一個是合肥陽光的董事長曹仁賢,一個是現在合工大能源所所長蘇建輝。他們都比我入行更早也更專業,做出的成績也比我更好更大。
    盡管我們進入這個行業很早,但卻一直沒有規模化生產。不過,我們從沒有停止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和創新,目前京儀綠能投入規模化生產的實際上已經是我們的第六代產品了,而且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在跟隨階段,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完善自身的技術以及技術發展路線,并從中體現出差異化特色。我不太贊成過于領先和全面趕超國外的提法,盡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非常偉大,但我認為第二個吃螃蟹的人可能更幸福。因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既可能是先驅,卻也很可能成為先烈。但是,沒有人能夠做到永遠第二個吃螃蟹,如果我們要執行差異化,就必須發展自己的特色,就有可能要在某些方面領先。因此,我希望的創新和領先,是由若干環節、若干指標、若干產品、若干市場領域的不同特點集成后的創新,是由思維意識層面從上往下推的創新。

     

      記者: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您指的創新是在“道”的層面,而不是“術”的層面,不是具體的在某一個零件或者某一種性能方面去創新?
      徐偉新: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我主張的差異化,首先是要從研發思維上,把實實在在對用戶有好處的東西,從產品、系統結構設計以及這些不同的結合點構成的整個系統在作為一個綜合產品交付時體現出來,而不是盲目地跟隨,也不是為了領先而盲目追求領先。
      趕超的話說起來容易,但你到底用什么來體現呢?僅僅是一個效率數據嗎?要知道,任何一個效率數據的提升,都涉及諸多技術問題,都涉及整體系統設計和技術方向。

     

      記者:您能談談如何具體去實現這樣的創新嗎?
      徐偉新:你可能對北京自動化研究院不太了解,我們院在研發創新和產業化實踐結合方面一直都做得相當不錯,我們下面有一個自己的產業群,每年的銷售收入超過7個億,這在全國科研院所系統都是很少見的。我們一年可支配的利潤收入幾千萬,在太陽能領域的研發都是以自己的利潤來支持的,每年投入大約在400萬到800萬之間。
      因此,不僅我們的研發投入不是通過科技撥款而是通過產業化從市場上得來的,我們的研發創新思路也不是關在屋子里琢磨,而是在產業化實踐過程中通過充分了解和思考產品應用環境以及不同用戶的應用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再回到研發環節,并充分地把這些了解到和思考到的因素綜合進去的創新。
      多年的科研產業化工作經驗讓我有一種感悟。我覺得,戰略也好,戰術也罷,或者戰役戰斗也好,能否成功,有多大的成功,都跟前期的謀劃息息相關。
    在我看來,能不能做好創新,更多決定于是不是有一個事前的適應發展需要的策略和戰略,因為只有謀劃好了,才能夠執行好。所以,首先是要謀,謀要在前,還要擬定最后的方向,就是謀定。謀定更多是思想上、認識上的,是如何符合現實又符合社會發展方向。
      謀定了以后,就是從戰術上去實施了。我認為,在實施上應該是做到能動、巧動,我把這歸納為動巧。動巧最主要的是選擇實施的突破點,這個突破點一定要選得巧,要有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的效率,而不是硬打硬拼,不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是人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而是一定要找出最符合做好這件事的最合理的突破口,用最小的投入去取得最好的效果。
      所以,創新不是天馬行空。是需要先謀劃、謀定,然后找到可以達到最好效率和效果的實施突破點。因此,我們更多強調的是因人、因勢、因地的差異化發展戰略。不僅市場選擇有差異化,科技發展路線、產品研發路線都有差異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覺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開激烈的純成本競爭。

     

      記者:也就是說,京儀綠能不僅承接了北京自動化研究院及椿樹整流器廠的技術基礎,同時也承接了后者的研發創新能力?
      徐偉新:是的。此前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在光伏逆變器方面做更多的產業化投入,是因為覺得這個市場還不大,但在研發和實踐應用以及技術改型方面的工作始終沒有中斷。
      在成立京儀綠能之前,其實我們也做了不少公共實踐項目,比如奧運會項目。北京奧運會40多個場館一共上了12個太陽能光伏項目,其中有三個是我們北京自動化院做的,用的我們自己的產品。12個項目到現在還在可靠運行的最多有5個,而我們占了兩個,我們的另一個項目是因為所在的那座樓要拆所以下了。
      總的來說,我們在產業化方面走得的確比較慢。因此我很佩服曹仁賢董事長,他在這個領域里的孜孜不倦和深度耕耘非常值得欽佩,而且他一直只做著這一件事,并始終沒有放棄,最終做得很成功。而我們是覺得看不見市場,或者別處找到能夠立刻打開市場、能夠賺到錢的事比較多,這件事就始終沒有往產業化去做。所以到后來行業爆發性增長的時候明顯是落伍了。但在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創新技術指標和綜合運用性能、可靠性方面,我們自認為還是相當敏捷的,產品也完全符合市場使用需求。
      對光伏逆變器的真正考驗,是能不能夠經得起現場工程和時間的驗證?經過了多長時間的實際使用檢驗?經過了幾代產品更新的積累?因為那些可靠性指標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只有有了幾代產品的更新,很多設計和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缺陷和隱患才有可能得到克服,
      我認為,任何一個再簡單的產品,里面其實都有很多大文章可做。我們要體現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其中是否真正在替用戶著想。我們的發展和設計理念,正是基于我們對市場、對用戶需求的深刻認識來發明和創造,來形成的差異化。
      我認為,這就是京儀綠能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我們絕大多數企業都喜歡跟著別人跑,喜歡跟在別人后面做,結果產品同質、發展戰略雷同。我希望京儀綠能可以避免走上這條路。

     

      記者:業界對去年京儀綠能的“0.69元事件”褒貶不一,請問當時是出于一種什么樣的策略考量?
      徐偉新:首先,0.69元這個價格本身是有相對科學性的,因為這個價格完全能做下來,至少我們能做下來,只不過利潤比較薄而已。
      其次,作為一個市場新品牌,我認為我們當時的策略到現在來看仍然是正確的。第一,這個價格不賠本,還稍有利潤,而我們還有其他利潤來源,因此這件事可做;第二,這個價格肯定會給市場帶去沖擊和震撼,這可以讓市場記住京儀綠能這個品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這個行業的短期行為太多,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根基。我們希望通過這件事給所有朋友一個提醒,這個市場的競爭是很殘酷的,只有技術、資本兩者都相對有實力,才可能獲得較大的發展。
      當然,業內罵我們的人肯定有。但市場最終依靠的是實力來說話,如果現在都拼不起,后面真到了大規模化生產時,恐怕就更沒實力去拼了。市場未來肯定是更為殘酷的,價格競爭也一定會更激烈,如果有朋友在現階段就能夠理解這一點,然后去努力尋找差異化或者自身核心競爭力,或許在未來殘酷的市場中還能夠占有一席之地。
      這個價格目標我們一直在做,在供貨。隨著我們規劃生產能力全部建成以后,我們的成本還會下降,就這個0.69元的價格,我們的利潤空間也會有一個很大的增長。很多人都沒有看到,我們其實有一個最大的有利競爭點,那就是我們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包括整個生產線的專用設備也是我們自己設計制造的,這些方面都是我們的成本優勢。

     

      記者:從品牌知名度營銷的角度來講,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有業內朋友認為,0.69元已經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那么京儀綠能會不會在產品品質上做手腳,會不會換一些較次的配件上去?
      徐偉新:絕對不可能!我們現在的對外銷售采用的是雙重價格,金太陽項目是0.69元,其他類型項目是0.99元,因此我們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不是來自于0.69元。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0.69元還是和0.99元,我們的產品在設計、制造、原材料以及工藝方面是完全一致毫無任何差別的。
      同時,我可以負責任地說,0.69元的價格我們絕對不賠本。光伏并網逆變器實際上是電力電子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集成,因此在原材料采購(比如IGBT、電抗器等)方面的成本大家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市場價格的最終形成,還涉及到技術路線、生產、質量控制和運營成本、資金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品牌影響力和公司經營策略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比如品牌是否具有制定市場價格的影響力,比如公司是不是有上市前的利潤壓力,等等,對于不同性質的企業而言,其中的差距非常大。
      因此,如果是立足于公司自身實際和品牌市場地位,無論是0.69元,還是1.3元,我認為都是有道理的。所以,這是我們在考慮了企業本身綜合能力和各方面因素后做的決定,是我們綜合實力的體現。
      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在今年年底之前國內應該還有幾家企業能夠做到與我們差不多的成本水平。

     

      記者:您如何理解目前國內外光伏逆變器的技術差距?
      徐偉新:我覺得目前國內光伏并網逆變器技術與國外的差距不大,大概在三、五年左右。不過,盡管我們仍然還需要跟隨國際上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充分吸收其優秀經驗。但完全照搬照抄國外技術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進入了跟隨與融入自我設計理念交織的階段,或者說,我們現階段的著眼點已經開始向自主技術路線方向轉移。因此,明、后年或者兩三年以后,融進了我們自主理念的逆變器產品將開始逐步市場應用,那時,我們和國外在理念和技術水準方面就基本上能夠并駕齊驅了。

     

      記者: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主流的技術方向,就是說大家一定是往那個方向去發展的?
      徐偉新:國外有很多關于下一代光伏逆變器應該怎么走的研究,有些研發方向和設想我們也在做。我個人認為,下一代的光伏并網逆變器的設計方向應該是網絡結構的,是一個光伏并網逆變器群。
      未來的光伏陣列和光伏發電廠應該是一個有冗余的系統,也就是系統設計要有冗余能力,尤其是在光伏并網逆變器方面。
      冗余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大化地促進系統能量的利用效率。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啟動有一個條件,而且要滿足一定電量輸入它才能發揮最佳效率,在最佳效率區間之外,它的運行指標都是欠缺的。但無論它的負載是多大,其自身功耗、消耗卻是一個常量,因此從能量充分利用的角度來說,現行的常規的系統設計結構都需要改變。
      冗余的系統設計可以實現兩個理念,一是帶病運行,一是帶電維修、維護。現在的系統一旦出現故障,整個系統都得停下來,維修時間長不說,還不具備現場維修條件。而冗余設計可以讓系統帶病運行,只是出問題的逆變器停下來維修即可。而且,盡管系統帶病運行,但照樣可以最高效率的應用能量,不會因為一臺設備出現問題而影響整個系統。
      其實,人體就是一個最典型可以帶病運行的自動控制體,因為人體系統有著充分的冗余能力,比如人的胃,割掉了5/4的人不還照樣活著嗎。

     

      記者:這是否又會帶來一個成本增加的問題?
      徐偉新:這個成本是完全值得的,而且實際上可以在運行中把增加的這部分成本找回來。當系統能夠充分運行能夠充分利用能量時,多的成本都找回來了。
      另外,從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我認為未來光伏逆變器可能還會出現一個趨勢,那就是壞了以后根本不用維修,而是直接更換。你回想一下,你家里的電視機換了多少次?電視機出了毛病你會去修還是直接換新的?
      電子技術進步就是這么快。因此,對于光伏逆變器的使用壽命,我主張用戶不要太過追求,我認為并網逆變器的設計壽命達到8年就已經足夠。
      因為技術進步很快,而且很多新的更好的功能以及產品都在不斷被開發出來,質量也越來越穩定,成本也會越來越低。這跟電視技術的發展是一樣的,8年以后就已經沒有人再看顯像管電視了,都換液晶的了,再8年以后新的一代技術又出來了。
      所以,以后新一代的逆變器肯定比老一代的好,轉換效率等各方面指標肯定也是大幅提高。從發揮系統最佳能量利用的角度,即使8年后你的逆變器沒壞,我認為也應該掏錢買新的了。

      記者:在質量還是一個突出問題的階段,您這個觀念無疑具有極大的顛覆性。
      徐偉新:實際上光伏逆變器的更新換代速度已經不慢了,我們第一臺逆變器的轉換效率剛剛超過90%,而現在效率已經達到98%,但第一臺機器現在還能用嗎?當然能用,可沒人愿意再用。所以,就并網逆變器的產品設計指標來說,我認為8年就夠了。
      逆變器在整個系統成本中的占比也就7%到8%左右,未來或許還會降低,稍微極端點說,即或8年沒壞,到那個時候你可能也不得不換新的了。

     

     

    徐偉新簡介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京儀集團京儀綠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京儀研究總院院長,畢業于北京大學無線電子系電子物理專業,后在日本北辰公司研修,曾任北京康泰克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自動化研究院院長等職。
      從2000年到2009年,在北京自動化研究院任院長的十年間,徐偉新率領自動化研究院創造了驕人的業績:利潤從8萬元到2400萬,增長300倍;經營業績從1億元到7億元;從零新品到國際一流的并網逆變器、太陽能充氧船等系列產品;從不到10人的研發“游擊”小隊到方向明確、技術領先的專業團隊。

     



    作者:吳軍杰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 亚洲女成人图区|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免费看电视电影| 毛片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国产99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刘敏涛三级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激情婷婷六月天|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欧美色图亚洲天堂|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五十路老熟道中出在线播放|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无需付费大片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中国高清色视频www|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黑人极品videos精品欧美裸|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看美女让人桶尿口|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亚洲a在线播放|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