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了《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預算新增投資140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背景下,生物質能市場前景愈發明朗。
資料顯示,“十一五”生物質能的發展目標為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550萬千瓦、沼氣年利用量達到190億立方米、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1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萬噸。然而實際完成量分別為550萬千瓦、130億立方米、50萬噸和50萬噸。除生物質發電和生物柴油外,另外兩項完成情況不理想。先熱后冷的生物質能,成為唯一個沒能如期完成全部指標的新能源產業。
但是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仍然“干勁十足”: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生物質年供氣22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500萬噸。規劃還承諾,對于生物質發電項目,繼續給予優惠電價支持。對于新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范項目,以及涉及農村生活用能的生物質能項目建設,中央財政給予資金支持。
金融界首席分析師趙歡認為,細分行業或大有作為,如乙醇汽油概念的中糧生化,糖料燃油精概念的*ST甘化,還有生物質能發電的龍頭企業凱迪電力和韶能股份等。鑒于“十一五”的遇冷,“十二五”期間或迎發展良機,后期或會得到更多政策支持。投資生物質能著眼點是成長性,長期投資與波段操作相結合。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能源企業,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高校,相關行業協會:
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是促進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為加強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更好地發揮資源、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促進生物質能產業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管理。開展生物質能資源調查評價,以縣為單位進行資源調查,明確資源量、種類、分布和現有用途,以及可作為能源化利用的資源潛力。各省(區、市)要將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納入本地區能源規劃,編制生物質能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指導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加強生物質能項目管理,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農村生物質能項目建設,改善農村用能條件。
二、健全生物質能技術管理體系。支持生物質能利用新技術研發和試驗示范。建立生物質能技術和產品標準體系及工程規范,健全生物質能技術和產品檢測認證體系,加強技術監督以及工程和產品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生物質能信息統計體系,加強生物質能技術指導、工程咨詢、信息服務等中介機構能力建設。
三、完善市場機制和管理措施。引導各類投資主體積極開發利用生物質能,積極培育壯大生物質能骨干企業。完善生物液體燃料在交通領域的強制使用機制和措施,擴大生物液體燃料的市場范圍。各級政府要結合各類生物質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環境污染治理,制定操作性強的農村秸稈禁燒、城區關停改造燃煤小鍋爐的措施。在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中,積極利用生物質能,形成若干生物質能規模化綜合利用的優勢區域。
四、建立原料供應保障體系。因地制宜,結合生態建設和保護環境的要求,培育種植適宜的能源作物或能源植物,建設生物質能原料基地。適應各區域不同情況,支持企業探索建立合適的生物質能原料收集體系,提高原料保障程度,促進生物質能原料的供需平衡,鼓勵生物質能原料供應的專業化發展。發展生物質原料物流產業,促進生物質能產業健康發展。
附件: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