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6月21日中歐經貿混委會的歐盟官員,目前已經離京返程。不出意外,人們很快便將獲知雙方談判的結果!币晃徊辉妇呙闹槿耸,在斟酌中歐間所剩無幾的對話時間后,向記者預言道。
事實亦是如此,從歐盟作出對華光伏產品征收11.8%臨時反傾銷稅決定的6月4日,到雙方可能達成和解的最后期限8月6日。中歐間總共用于對話的時間也僅有短暫的兩個月,而時至今日,剩下的還不足5周。
與此同時,我國商務部最終還是推遲了原定于7月4日,對歐美多晶硅“雙反”初裁結果的發布。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此舉除意在談判中“留一手”外,也婉轉地向歐盟表達了我方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誠意。
不過,幾位來自于光伏企業的高層人士也向記者表達了不同意見。保利協鑫中能硅業總經理呂錦標就向記者表示,“制裁中國光伏,其實是歐盟整體對華貿易策略的一部分”。
而正基于此,部分業界觀點認為,中國可打的“牌”并不多。如今,后發制人不如先發制人,以攻為守方是上策。
歐盟制裁“光伏”
只是對華策略的一部分
7月8日,歐盟光伏產業再度傳來“壞消息”,曾為歐洲最大的光伏企業,德國康能集團(Conergy)已于近日向地方法院遞交了啟動破產程序的申請。
據稱,這家2007年市值曾超過22億歐元、如今卻只有5700萬歐元的公司,2012年僅實現營收4.74億歐元(6.11億美元),運營虧損8300萬歐元。而其此次申請破產的主要原因,是“一個大型光伏項目出乎意料的付款延遲引發了生產流動性問題,而公司10%的債權人卻反對其吸納新戰略投資商的計劃。”
對于這一“壞消息”,人們一方面為昔日光伏“龍頭”的轟然倒下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則敏感地將其與正處關鍵時刻的中歐“雙反”談判聯系在一起,認為歐盟很有可能依此下定制裁中國光伏的決心。理由是中國光伏業所謂的“傾銷”行為,加劇了歐洲同行的“衰敗”。
但這一判斷并未在業界得到認可,呂錦標向記者解釋,“是否制裁中國光伏,是歐盟早已了然于胸的既定方針,這與康能的倒臺無關。更何況,歐洲企業進入破產程序是很正常的,遵循市場規律的,其不意味著康能將就此消亡,甚至意味著"重生"”。
這其中,還有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歐、美光伏組件生產商已將發展側重點放在了下游EPC(工程總承包)上。這說明,他們早已意識到,中國光伏的成本優勢,是無法輕易撼動!遍L期關注歐洲光伏企業發展的呂錦標向記者介紹。
綜合以上因素,我國業界普遍認為,歐盟“劍指”中國光伏,“醉翁之意不在酒”!八麄冇J覦中國的金融市場、4G市場等等,正妄圖以"光伏"作為交換條件,謀一己私利!币晃徊辉妇呙臉I內人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