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太陽能電池板公司欲推動該國國會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其內容包括在立陶宛采用太陽能發電計量系統。安裝了這一系統之后,擁有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普通居民可以在陽光充足、發電量超過自己實際用電之時,將多余電量輸送到國家電網里,而到了日照強度變弱的月份,居民可以通過智能系統,向國家電網“索回”原來輸送給它的電量,這差不多等于,國家電網成了存電的“倉庫”,發電量過多時可“寄存”,電量少時又可拿回。
立陶宛《十五分鐘新聞》11月14日報道稱,今年年初,立陶宛國會通過一項新法律,大幅度削減了國有能源公司Lesto從那些持有太陽能小電站的居民那里買電的價格,而價格大幅度削減導致許多居民不得不放棄他們原有的建造太陽發電設施的計劃。
這一太陽能電價削減的法律于10月1生效。從那天開始,立陶宛國營能源公司Lesto從“非綜合性”太陽能發電廠(裝機容量為10千瓦)買電的價格為0.16歐元度,從“綜合性發電廠”買電的價格為0.73歐元每度。
同時,國會取消了旨在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價格補貼,這一系列的舉措將抑制乃至終結小型太陽能發電廠曾經的繁榮,與此相伴的是,立陶宛太陽電池板制造商對本土市場寄以厚望,希望本土市場多多消化它們的產品。
為此,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決定推動修國會修改立陶宛的“可再生能源法”,旨在促進本國市場消化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
BOD集團是立陶宛著名的光盤生產商,其生產的CD、DVD和藍光光碟,95%都出口到國外市場。BOD集團宣布,集團將在Visoriai信息技術工業園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據了解,該工業園在10月15日正式開始運營。
BOD集團總裁Vidmantas Januleviius表示,政府取消了太陽能發電的補貼政策,因此BOD集團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大部分出口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