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列在屋頂,一臺臺光伏逆變器穩定運行。8月15日,記者來到位于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廠區的陽光電源屋面光伏電站,這是中國第一個并網驗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
據榮事達三洋電器工程技術部部長陳波介紹,目前該示范項目每年為企業節省資金約240萬元,減少碳排量約2300噸。“我們將繼續與能源公司合作這種光伏發電項目,這既有助于我們提升經濟效益,又響應了環保節能理念。”陳波說道。
記者從合肥市經信委獲悉,近年來,合肥市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和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為目標,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并在全國率先實施“光伏下鄉”工程。
2014年上半年,合肥光伏產業總產值達107.1億元,同比增長76.4%。目前共建成光伏電站144.08MW,在建55.6MW,備案規模超過200MW。計劃到2015年,建設容量5-6GW的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統,市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500MW,光伏產業產值超過300億元,成為“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
據了解,目前該市已具有晶澳太陽能、海潤光伏、陽光電源、中南光電、通威太陽能等多家極具影響力的光伏企業,其中合肥本土的陽光電源以9.8%的光伏逆變器出貨量份額高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據合肥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群英介紹,合肥所有光伏發電系統用戶每度電除獲得0.45元國家補貼外,還可享受每度電0.25元的合肥市財政補貼,其中家庭式光伏電站用戶還可獲得每瓦3元或4元的一次性投資補貼。“合肥的補貼力度從地級市層面來看,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黃群英表示。
2012年,中國國家能源局印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以上,其中光伏分布式發電占10GW。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方式。用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將太陽能電池板等發電設備分散布局,自發自用。多余電量并入國家電網,清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