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8月1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決定自9月1日起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的受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SOLARZOOM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為了保護我國多晶硅產業,政府采取這個手段是適當的、應該的。同時,也是針對美國通過不正當手段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進一步“雙反”制裁的反制。
緊急“剎車”堵多晶硅進口漏洞
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上周四的公告中指出,2014年1月20日對自美國和韓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和2014年5月1日對自歐盟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后,我國加工貿易項下多晶硅進口出現激增。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報告,上半年我國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占比達到了74.2%,其中6月份單月進口量占比高達80.1%。國外多晶硅企業采取加工貿易方式規避我國對多晶硅的進口制裁,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對國內多晶硅企業造成極大壓力。
隨著多晶硅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比例越來越大,商務部緊急“剎車”,用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的措施將加工貿易的漏洞堵住。有業內人士透露,本來商務部打算將多晶硅進口列入加工貿易禁止目錄,但考慮到更改法律文件時間較長,所以提出“暫停措施”,以加快執行時間。
今年年初,商務部決定對進口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關稅,其中,對進口原產于美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53.3%-57%的反傾銷稅。因此,商務部“暫停措施”的出臺等于制止了美國的對我國多晶硅的出口,對美國的影響最大。
作者: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