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以及國家一系列促進光伏發電發展的利好政策刺激,近年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尤其是西部大規模集中并網電站的發展異常迅速,集中并網發電的商業發展模式日益成熟。然而,在跳躍式的增長背后,重建設、輕管理,標準不統一、收益不確定等問題凸顯,給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帶來新挑戰
受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以及國家一系列促進光伏發電發展的利好政策刺激,近年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尤其是西部大規模集中并網電站的發展異常迅速,集中并網發電的商業發展模式日益成熟。然而,在跳躍式的增長背后,重建設、輕管理,標準不統一、收益不確定等問題凸顯,給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帶來新挑戰。
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狂飆突進”成能源“新秀”
受國際經濟低迷、光伏組件價格大幅度下跌的刺激,以及國家明確光伏上網電價政策等利好因素的推動,擁有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和廣闊荒漠化土地資源的西部地區,近幾年成為光伏發電的熱土。
青海省早在2009年就確定了“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思路并在規劃上領先,近幾年光伏并網發電的裝機容量更是按照“一年100萬千瓦”的速度,跑在了全國前列。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海集中并網光伏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360萬千瓦。
在同樣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和荒漠化土地資源的甘肅、新疆等地,也不甘落后,在最近兩年內相繼出臺集中并網太陽能發展規劃并付諸實施。國家能源局8月上旬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甘肅和新疆并網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已經分別達到445萬千瓦和357萬千瓦。
光伏電站產能“狂飆突進”,僅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并網光伏容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達100%,其中新增集中并網光伏電站容量達230萬千瓦。這一出乎意料的發展速度讓業界直呼:光伏發電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
“短短三年,西部大規模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產業的實踐,已經完全改變了光伏發電產業格局,人們對這一產業的認識以及產業本身在技術可操作層面都已發生徹底改變。”光伏發電領域職業經理人俞容文說,在電價補貼政策明晰,產業規劃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集中并網光伏產業的商業發展模式已經完全成熟。
他表示,如果按照平準化電價計算,即以光伏電站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全投入除以全發電量的收益計算,2012年以后投資建設的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理論上已經降到了0.6元以下,與當前的上網電價相比,盈利預期十分可觀。
作者: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