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河油田偏遠單井AT22井建成了光熱——光電一體化太能陽項目,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油氣開采提供動力,不僅為維護塔里木盆地脆弱的生態環境做了貢獻,還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這是新疆第一個利用太陽能開采油氣的生產井,它的成功運行為新疆沙漠油田綠色開采提供了重要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河油田偏遠單井AT22井建成了光熱——光電一體化太能陽項目,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油氣開采提供動力,不僅為維護塔里木盆地脆弱的生態環境做了貢獻,還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這是新疆第一個利用太陽能開采油氣的生產井,它的成功運行為新疆沙漠油田綠色開采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意義。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塔河油田AT22井采訪。這口井四周被紅柳沙包所包圍,油井東側有一個太陽能光伏電站,由180塊1.5米×1米的多晶硅電池板分三組組成的太陽能光電板陣和兩間蓄電池機房組成,為AT22井開采地下的油氣資源提供動力。
據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田供電管理中心副主任魏斌介紹,AT22井是塔河油田一個比較偏遠的生產井,離塔河油田電網有30公里,如果架設電線,投資要600多萬元。以前,他們采用柴油發電機為油井生產提供動力,但要派兩名工人在這里對柴油機進行不間斷維護,而且還要燃燒大量的柴油。2012年3月,在這口井建成了光熱——光電一體化太能陽項目,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油氣開采提供動力,整個投資不到200萬元。通過兩年多來的運行,AT22井光伏電站在每年3月至10月8個月內完全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晝夜提供動力,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白天可以利用光伏發電提供電力,夜間要利用小型柴油機發電補充電源滿足油井生產需要。這一項目的投入運行既節約了大量能源,還節省了人力,工作人員只要半個月巡視一次就行了。2年多來,節約下來的人力和柴油的成本已相當于收回投資。
而在塔河油田AT22井西側,也有486塊太陽能光熱板組成的巨大的太陽灶,為上方架設的油氣管輸油加熱提供熱源。
據魏斌介紹,塔河油田原油大都屬于稠油(注:按照國內標準,地下原油黏度超過50毫帕秒就屬于稠油。而塔河油田主力區塊原油黏度超過1000毫帕秒,局部區塊最高達到130萬毫帕秒,形狀就像“大油餅”,即使人站在上面跺幾腳都不會變形。而這種“鬼見愁”的油藏占到塔河油田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地處沙漠地帶的AT22井的原油稠度更高,稠油在輸送過程中往往流速較慢,影響生產,因此對稠油進行加熱可以提高其流速,進而加快原油開采。以前,塔河油田要燃燒天然氣爐對開采的原油進行加熱處理。2014年,塔河油田引進美國技術,建成了這個太陽能加熱導熱油項目,這一項目在夏季(每年4月至10月)完全可以利用太陽能加熱,其加熱溫度可達70℃。而在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需要燒天然氣補充熱量。即使這樣,其效益也是非常明顯的,一年可節約26.9萬立方米天然氣,折合標準煤230噸。
魏斌說,AT22井光熱——光電一體化太能陽項目的成功運行,為遠離油田電網的邊緣單井或胡楊林保護區和生態敏感區不宜架設電力線的地方推廣使用太陽能開創了道路,為中石化推行碧水藍天工程提供了示范,彰顯了央企的社會責任。其次,還可以節約人力和能源,此外,這些太陽能光熱板和光電板可以搬遷,重復使用,為國家節約投資。
作者:王濤 來源:新疆能源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