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網訊:日前,在北京舉辦的2014世界光熱發電技術大會期間,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公司董事長官景棟透露,天津濱海高新區投資40億元人民幣成立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基金,將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二代半熔鹽技術及光熱發電全套產業鏈技術,打造一個包括集熱、換熱、儲熱、發電等全套設備生產在內的光熱發電全產業制造基地,并包含一個世界級的研發中心。
作為新能源發電技術中的生力軍,光熱發電因其電網友好性特征而倍受各方期待,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產業發展浪潮,包括美國、德國、西班牙、以色列等國家在內的歐美各工業發達國家均在該產業進行了巨大的投入和嘗試。
我國同樣也將太陽能光熱發電列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光熱發電裝機要達到100萬千瓦,到2020年要突破300萬千瓦。
但由于產業配套等多方面的原因,近一兩年來國內光熱發電產業并未有實質性的突破,除個別小型試驗性項目外,尚無具有商業示范價值的光熱發電站建成。目前,距離“十二五”規劃預定的時間不過年余,要完成100萬千瓦的規劃裝機目標時間已相當緊迫。
據介紹,此次濱海新區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基地一期將投資35億元,共有6家企業入住,全部與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戰略聯盟或合作。其中,集熱技術與意大利國家能源實驗室ENEV合作;儲熱、換熱技術與德國林德集團以及瑞士的波拉莫斯公司合作;集熱設備與意大利阿基米德公司合作;反射鏡與Reflex公司合作;跟蹤器與BFR公司合作;太陽鹽與智利的SQM公司合作。
這無疑是全球光熱發電產業中最豪華的陣容,代表著目前已經通過檢驗的全世界最先進的光熱發電技術。
官景棟告訴記者,為了引進和驗證這些技術,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公司在三年前就開始對全世界的光熱技術展開調研,與全球知名的光熱發電公司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和合作,并對全世界所有在役運行的光熱電站進行了多次的實地考察,深入探討其運行維護中的相關問題,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
正是因此,產業基地建設的設想一經提出,立即得到濱海新區的積極響應,并專門為此成立配套產業基金,第一期投資40億元人民幣。
“在這里,只需要下一份訂單,就能建設成一個擁有全球最高技術的完整的光熱電站,這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官景棟表示,隨著這一基地的建成,必將催生出一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光熱發電高新技術公司,為我國光熱發電產業奠定扎實的產業配套基礎。
官景棟同時透露,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位于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的50MW熔鹽槽式光熱發電項目,經過一年時間的緊張施工,目前投資已超過3億多元,完成了場平和一個20MW光伏電站自備電廠的建設,即將開始光熱發電設備的安裝。(吳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