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利用攀枝花市的光熱資源,解決視野區綠化用水問題,攀枝花市編制了《攀枝花市區視野區綠化太陽能提灌工程規劃》。10月10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領域專家,圍繞規劃的必要性、科學性、可行性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市委書記劉成鳴出席會議并強調,綠化工作,功在當代,
為充分利用攀枝花市的光熱資源,解決視野區綠化用水問題,攀枝花市編制了《攀枝花市區視野區綠化太陽能提灌工程規劃》。10月10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領域專家,圍繞規劃的必要性、科學性、可行性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市委書記劉成鳴出席會議并強調,綠化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該工程的重要意義,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規劃進行全面優化,創新實踐,把前期太陽能提灌工程成功經驗運用到更廣的領域,徹底突破城區視野區“有水用不上,有山不見綠”的綠化瓶頸,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受氣候、地形、地質等條件限制,缺乏灌溉用水一直是攀枝花市城區視野區綠化工作的瓶頸。在長期的實踐中,攀枝花市逐漸探索出一條城區視野區綠化工作的新路,即充分利用光熱資源,采用太陽能提灌技術,為土壤貧瘠處的植被提供灌溉用水。目前,已成功建設并順利投運了世界最高揚程太陽能提灌站——迤沙拉村太陽能提灌站等一系列太陽能提灌設施。實踐證明,以太陽能提灌技術破解城區視野區綠化工作瓶頸是成熟可行的。
在認真聽取了《攀枝花市區視野區綠化太陽能提灌工程規劃》相關情況匯報后,劉成鳴指出,攀枝花地處干熱河谷,生態較為脆弱,特別是城區視野區周邊植被稀疏,這不僅是我市實施“五創聯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也是改善人居環境,塑造城市形象必須攻克的難題。各級各部門要總結成功經驗,努力擴大太陽能提灌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改變城區視野區“有水用不上,有山不見綠”的現狀,以綠化工作的實際成效在全國樹立典范,為全市人民造福,為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
就項目涉及的各項具體工作,劉成鳴強調,要廣泛征求意見,圍繞安全、效益、投資、布局等要素,對項目開展深入全面的論證,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要創新工作,深入研究相關政策,采取項目化推動,多元化運作的方式,對太陽能提灌技術的推廣應用加以整合、包裝,吸引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到項目建設中;要總體規劃、統籌實施,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實施步驟,保證項目建設不斷檔、不脫節;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協調配合,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形成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
攀枝花市領導王海波、李仁杰出席會議。
作者:陳帆 來源:攀枝花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