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對于能源資源的選擇不盡相同。天然氣發電也許能在一個國家占據主導地位,但另一個國家也許就更傾向于水電、核電、煤、地熱、風電或者太陽能。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自去年以來的研究,甚至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也正進入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考慮范圍。尤其是太陽能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對于能源資源的選擇不盡相同。天然氣發電也許能在一個國家占據主導地位,但另一個國家也許就更傾向于水電、核電、煤、地熱、風電或者太陽能。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自去年以來的研究,甚至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也正進入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考慮范圍。尤其是太陽能發電的技術成本自2008年以來的大幅削減,使得一些特定的發展中國家以及許多電價高昂的國家選擇采用屋頂光伏系統。可再生能源成為了比化石燃料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選擇。
葡萄牙公司EDP Renováveis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其總裁Joao Manso Neto在今年五月初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提到,按每千瓦時的度電成本衡量,陸上風電比煤電、核電以及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發電都更具成本優勢,是現時僅次于水電項目的第二大具成本效益的發電技術。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平準化能源成本(度電成本)模型的分析則稍顯謹慎,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陸上風電全球平均度電成本為82美元每千瓦時,燃煤發電為91美元,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發電為82美元,大型水電為70美元以及晶硅光伏電池為149美元。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相同的發電技術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成本是不同的。我們的度電成本模型顯示,陸上風電發電成本實際上從37美元到187美元不等;而晶硅光伏電池發電則可低至82美元并高達329美元。
這些差異的情況無法避免,因為各地的資源可利用性各有不同。常年風力十足的地區,比如說靠近海岸、山區或是遼闊的平原地區,風電的利用率(容量系數)可高至30%;然而在混合地形的內陸地區,其利用率則差不多為20%。赤道附近的沙漠能為太陽能發電提供較高的容量系數,而潮濕、多云、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卻不是如此。在生物質方面,能獲得本地現成供應的木屑、稻草或廢棄物的項目遠比那些不得不遠涉重洋進口原料的項目更具優勢。
作者:Angus McCrone 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