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太陽能貿易展上,美國能源部部長宣布向一批太陽能研發項目注資5300萬美元,旨在削減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并宣稱期待2015年推出的新一輪貸款擔保活動 美國能源部部長厄尼·莫尼斯(Ernie Moniz)與太陽能產業一直維持一種有趣的關系。他被許多人視為“行家
在國際太陽能貿易展上,美國能源部部長宣布向一批太陽能研發項目注資5300萬美元,旨在削減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并宣稱期待2015年推出的新一輪貸款擔保活動
美國能源部部長厄尼·莫尼斯(Ernie Moniz)與太陽能產業一直維持一種有趣的關系。他被許多人視為“行家”,一位與石油、天然氣及太陽能均保持緊密聯系的“人物”,也許這就是他被視為美國總統奧巴馬“上述全部”能源戰略絕佳代言人的原因。
本周三,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舉行的太陽能國際貿易展(SPI)上,莫尼斯宣布通過SunShot倡議向40個太陽能研發項目再注一筆資金(5300萬美元)。這些項目包含數個子項目,旨在削減太陽能發電的硬件與非硬件(軟)成本。
“成本降低是影響我們清潔能源未來的重要因素。”莫尼斯表示,“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推進太陽能產業的快速增長。”
莫尼斯聲稱,通過最新一輪的SunShot孵化項目,10家研究機構、20家小型企業及10家太陽能制造商分別被授予1400萬美元、1400萬美元及2400萬美元的扶持資金。
盡管SolarCity等光伏企業宣稱大型光伏制造應繼續繞開美國市場,但莫尼斯依然在會議中強調了“本土制造”的重要性。
據報道,美國大型太陽能制造商生產基地絕大部分分布于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其它地區。馬來西亞針對高科技企業推出十年免稅政策,而美國卻缺乏一套連貫的政策扶持制造業。
此外,莫尼斯表示期待能源部2015年新一輪的貸款擔保活動,但他并未提及支持具體哪種技術。不過,近期絕大部分款項流向核電項目。(譯者:Krystal Bian)
編輯評語:“成本降低是影響我們清潔能源未來的重要因素。”、“馬來西亞針對高科技企業推出十年免稅政策,而美國卻缺乏一套連貫的政策支持制造業。”……從本文可見,清潔能源的未來主要基于“技術”與“政策”。技術不達標,成本下不去,所有的一切只能“紙上談兵”。
福島核泄漏事件后,日本政府推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上網電價補貼費率,該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躍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
美國政府一向大手筆注資,旨在削減太陽能光伏的發電成本;
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 (Tony Abbott)計劃削減或廢除國家可再生能源目標,引發500余人參加了布里斯班(Brisbane)集會,抗議政府此項計劃;
縱觀筆者翻譯的海外新聞,絕大部分就是圍繞著 “成本”與“政策”這四個大字轉,而這兩項因素的背后,政府的影子揮之不去。
無論是政策還是成本,都離不了政府的投入。即使個人的覺悟,全社會的參與,全民的教育,也離不開政府之手在背后推波助瀾:發動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教化及教育。
毋庸置疑,重工業污染是禍首。化石類能源的使用造成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要遏制住污染物源源不斷排放的趨勢,首先就要調整結構,進行產業升級,用新能源代替原始化石能源,對高耗能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只是一切背后的根基還是“技術”二字。
作者:文/Krystal Bian 來源:Solarzoom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