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閩清供電公司營銷部組織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梅溪鎮新民村村民黃圣貴家中,上門走訪閩清第一家個體光伏太陽能發電站的驗收后近期運行狀況。 梅溪鎮新民村村民黃圣貴是當地的一名電焊工,平時對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偶然一次從朋友間的談話中得知了可以自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事情,心中就萌生了
近日,閩清供電公司營銷部組織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梅溪鎮新民村村民黃圣貴家中,上門走訪閩清第一家個體光伏太陽能發電站的驗收后近期運行狀況。
梅溪鎮新民村村民黃圣貴是當地的一名電焊工,平時對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偶然一次從朋友間的談話中得知了可以自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事情,心中就萌生了建家庭光伏發電站的念頭。經過幾個月的籌建,并由閩清公司驗收人員核對申請資料、初步檢測的結果,現已通過初驗收,在自家樓頂簡易的鋼架棚上自家發電的想法成真了。10月16日,黃圣貴家的10千瓦光伏發電設備已順利通過閩清供電公司驗收,并已并入國家電網運行。
據了解,光伏發電板的工作原理是將太陽能轉化成直流電,再通過電線連接到變壓器轉化成交流電,這樣電能就能供家庭使用了。這座新建的光伏太陽能發電站總投資10萬多元,安裝有40塊太陽能多晶硅光伏板,共計70平方米,另有光伏逆變器一臺。此外,源源不斷輸出的電不僅家庭用免費,還能獲得國家補貼,發電越多,補貼越多;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國家,十分經濟實惠。黃圣貴還介紹說,他每天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實時監測發電情況,如果設備出現故障,他也能第一時間得知故障原因,盡快報修,這也是智能時代提供的快捷方便的服務。
眾所周知,閩清縣在八十年代興起水利發電新能源建設,全縣共有小水電站180家,曾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之一,是名符其實的“小水電之鄉”。目前閩清縣的水利資源已開發殆盡,急需挖掘其他清潔可再生能源進行補充。村民黃圣貴投資的光伏發電成為縣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光伏發電面臨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光電轉換效率低、維護困難等諸多瓶頸制約,但是在國家積極扶持新能源政策、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光伏發電這種利用太陽能來發電的清潔新能源在閩清誕生,無疑給閩清縣的傳統能源水利發電注入新活力。
隨著國家鼓勵集體、個人資金投資清潔可再生新能源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個體光伏發電必將在八閩大地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作者:陳昭彤、許捷、趙芳 來源:福建之窗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