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太陽能以“小型”、“分散”為主要特色。在電價將愈趨昂貴、躉購價格逐年遞減的趨勢下,太陽能將成為更劃算能源方案之一,同時,廠商的角色也將從制造商轉向“O&M”的維護運營服務商。 PV Taiwan 于24日開放民眾參加,在“系統應用&融資&綠建筑整合設計論壇”中,臺灣業者與
臺灣太陽能以“小型”、“分散”為主要特色。在電價將愈趨昂貴、躉購價格逐年遞減的趨勢下,太陽能將成為更劃算能源方案之一,同時,廠商的角色也將從制造商轉向“O&M”的維護運營服務商。
PV Taiwan 于24日開放民眾參加,在“系統應用&融資&綠建筑整合設計論壇”中,臺灣業者與法人一致認為臺灣適合發展小型(kW等級)的分布式太陽能系統,且儲能系統與Smart Control 智慧控制將成為提升服務品質的關鍵。
太陽能發電廠投資商天泰能源已投資約110座、總容量約31MW的電站,集中于云嘉南沿海地區的農場。該公司也執行開發與管理業務,協助農民自發用電、重建荒廢農地。總經理陳坤宏表示,若政府能修改電廠投資與融資辦法,并透過動產風險概念提供保障,將能鼓勵更多投資。在管理、維護方面,陳總經理明確指出:“我認為這產業將會變成服務業”,原因在于:電廠設置后,運營方有責任協助持有者進行電費計算、保全、保險等行政業務,以及監控、維修等售后服務。
相較于集中式的大型電站,分布式小型電站的維護管理成本較高,透過智慧電網(smart grid)予以監控、了解用發電狀況,能讓O&M服務更有效率。CSI Technology的廖禎松董事長呼應此看法,認為太陽能產品將會逐漸成為消費級產品,新世代的太陽光電系統將走向自發自用。對系統商而言,加強O&M服務將是未來趨勢。
南部經驗太陽回饋鄉里 經濟部能源局“陽光屋頂百萬座”南部推動辦公室的嚴坤龍主任,與PVGSA(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的施維政理事分享了日光充沛的南部經驗。
嚴坤龍主任表示,屋頂型以及結合農地的地面型電站是臺灣最常見的太陽能系統,屋頂與土地取得是推動的第一步,中央與地方的緊密合作將對計劃推動大有助益。日照豐富的高雄已有陽光社區與屋頂種電的成功經驗,以世運主場館為首,大高雄市太陽光電總申裝面積達40座主場館,總產值高達新臺幣40億元。在八一氣爆后,PVGSA亦率領工作人員勘查受災戶,評估裝設太陽能系統的可能性;位于苓雅區的基督教會幕堂捐出屋頂裝設第一組6kWp系統,進一步落實“高雄厝”屋頂發電計劃,為當地提供環保的用電來源。
施維政理事表示,太陽光電系統的設置仰賴政策制定與執行,且對分布式系統而言,透過智慧電網來進行整合式能源管理,除了可創造能源之外,還能節能、儲能,達到能源的最大使用效益。
作者: 來源:EnergyTrend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