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氣溫驟降,平原長河豪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大院里出貨的車排成長隊。公司負責人岳秋年介紹說:“石英砂、粉煤灰經過加工后成為高強度、抗風化的新型墻材,我們每年可吃掉本地區廢煤灰60萬噸。 ” 眼下,平原縣已經形成了以豪門新型建材、申原新材料、永遠集團等1
12月1日,氣溫驟降,平原長河豪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大院里出貨的車排成長隊。公司負責人岳秋年介紹說:“石英砂、粉煤灰經過加工后成為高強度、抗風化的新型墻材,我們每年可吃掉本地區廢煤灰60萬噸。 ”
眼下,平原縣已經形成了以豪門新型建材、申原新材料、永遠集團等16家企業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這些企業紛紛向“垃圾”要效益,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平原縣發改局局長石院說,新型建筑材料只是全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目前,縣里按照“資源循環式利用、產業循環式組合”的模式,已培育形成了 “廢水—沼氣—天然氣、煤—渣—建材、污泥—燃料—熱能、廢瓷—粉沫—酒瓶、蒸氣—動力—電”等多條成熟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循環經濟發展成為平原經濟的“主動力”。
發展循環經濟,平原縣起步早、起點高。自2012年以來,平原就定下了明確的調子:要引領經濟走出危機、搶占后發優勢,必須培育新的主導產業、占據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而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就是目前快速發展的低碳經濟和低碳產業。
近三年來,平原縣始終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整體發展的 “總閥門”,在招商引資、傳統工業改造、現代農業培植等方面,把循環高效作為風向標、把“低碳環保”作為指揮棒,先后聘請國家發改委及國家節能環保產業協會專家,編制了《縣域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及中長期規劃》,明確了發展目錄、列出了項目單子,累計引進106個循環經濟項目,推廣實施20項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
在發展“吃廢產業”的同時,向太陽要效益是平原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一個“看點”,目前,中節能、中國風電、中興新能源三大光伏企業齊聚平原。平原現已審批光伏發電規模達230兆瓦,是目前省內審批最多的縣份。協和太陽能發電由中國風電集團投資5億元興建,安裝13萬塊多晶硅光伏板,裝機容量達40兆瓦,為全省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建成后,年發電6000萬千瓦時,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664萬噸。
截至目前,平原縣已形成以高效新能源開發、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開發利用、新型燃料、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新能源企業30余家。
作者:金吉鑫 王芳 葉景祿 來源:德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