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省屬國有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4〕31號)精神,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省屬國有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4〕31號)精神,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貫徹國家能源發展總體部署,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開源、節流、減排為重點,確保能源安全供應,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創新能源體制機制,著力提高能源效率,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著力發展清潔能源,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切實提高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力推進山西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
二、戰略目標
到2020年的主要目標:
能源生產: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9億噸標準煤,原煤產量控制在10億噸以內,煤層氣產能達到400億立方米,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2~1.4億千瓦。
能源消費:省內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6億噸標準煤左右(最終以國家下達指標為準),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2%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5%~8%。
能源輸出:煤炭外送量控制在6億噸左右,外送電裝機容量達到6000~7000萬千瓦,特高壓外送電通道達到6~8條。
節能減排:在全面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的基礎上,完成國家2020年同期下達的各項指標。
三、重點工作
(一)推動能源供給革命。
以“黑色能源綠色發展、高碳能源低碳發展”為原則,扎實推進山西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加快能源供應能力,優化能源供應和外輸結構,不斷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
1.推進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提質。
提升煤炭產業集約化水平。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進一步減少全省煤炭礦井個數。優化產能結構,到2020年,大企業集團煤炭產量比重超過80%,千萬噸級煤炭礦井產量占到總產量的20%左右。(責任單位:省煤炭廳)
全面推進現代化礦井建設。按照“安全、清潔、高效、低碳”方針,積極推進煤炭產業提質工程建設。普及推廣綠色開采技術,建立煤炭開采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開采模式,提升礦井現代化水平。到2020年,全省70%的礦井建成現代化礦井。(責任單位:省煤炭廳)
不斷增加清潔煤炭供應。推廣應用先進煤炭洗選、配煤、煤泥脫水干燥等潔凈煤技術,改原煤供應為經洗選篩分的商品煤供應,建立商品煤分級分質利用體系,提高洗配煤占商品煤的比重。(責任單位:省煤炭廳、省質監局)
2.促進煤電基地清潔高效發展。
推進坑口電站建設。全面推進高效清潔燃煤機組建設,重點加快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電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煤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1.1億千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加快建設低熱值煤電廠。以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機組示范項目為引領,重點推進大容量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低熱值煤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推動外送電通道建設。落實晉電外送市場,依托晉北、晉中、晉東等3個千萬千瓦級大型外送電基地,推進山西-天津、山西-山東、山西-江蘇、山西-湖北等8條特高壓外送電通道建設,到2020年形成6000~7000萬千瓦的外送能力。(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電力公司)
實施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在2017年底前,全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主要污染物排放要達到或基本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新建機組必須執行超低排放標準,通過資金支持、電量獎勵等政策措施,鼓勵30萬千瓦及以上的現役機組在3年內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2017年底前,對20萬千瓦及以下燃煤機組分步實施關停,對未完成改造、達不到超低排放標準的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也實行強制關停。(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
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支持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作為所在礦區工業園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企業的自備電廠,或參與大用戶直供電。鼓勵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投資建設城市新增配電網。探索推進售電側改革和輸配電價改革。(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物價局、省電力公司)
作者: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責任編輯:gaotin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