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fā)生之后,德國開始拋棄核電,大量依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截至今年7月,德國78%的電量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然而一個新的問題令德國感到棘手:如何處理過剩的電力產出。 過去十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增加了將近五倍,但是與之配套的輸電和儲電設施卻未建設到位。不得已之下,德國過剩的電量輸往相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fā)生之后,德國開始拋棄核電,大量依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截至今年7月,德國78%的電量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然而一個新的問題令德國感到棘手:如何處理過剩的電力產出。
過去十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增加了將近五倍,但是與之配套的輸電和儲電設施卻未建設到位。不得已之下,德國過剩的電量輸往相鄰的波蘭和捷克,這兩個國家為輸入德國電力投入了將近1.8億美元用于改善電網。
捷克電網運營商CEPS負責人巴爾蒂斯稱,過多電力流入增加了電網崩潰的風險,而產生該問題的根源是,在不顧電網容量的情況下允許過量發(fā)電。很明顯,德國需要升級自己的電網以便容納過剩的電力。
德國的電網公司本來也打算投入240億美元升級電網,并改造現有高壓線路。那么,在當前情況下是否有辦法處理過剩的電力產能?一個方式是用過剩的電力生產氫氣,并進一步轉化為可再生的甲烷以便未來使用。
德國第二大電網運營商Tennet TSO GmbH發(fā)言人索依塔托表示,供應增加意味著價格要下滑,這對德國用戶來說會降低用電成本。同樣,德國的鄰國也從較低的電價受益。低廉的德國電價不缺買家,特別是波蘭和捷克等鄰國的企業(yè)和電網運營商。德國電價比波蘭低18%,所以從德國購買電力從財務角度是很合算的。
盡管德國78%的電量來自可再生能源,但是它在將北部電力輸往南部地區(qū)時,依然面臨種種困難。如果要改變當前的狀況,德國就需要增加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便匹配其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
作者: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