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渡過寒冬的中國光伏行業又開始面臨新的挑戰,日前,歐盟提高了對中國光伏玻璃的反傾銷稅,從最高38.4%上調至最高達75.4%,上調了近一倍。此前美國裁定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加拿也對中國光伏組件和晶片做出損害終裁,種種跡象顯示新一輪光伏“雙反”正在襲來。 業內認為,經歷了兩年多的洗牌
剛渡過寒冬的中國光伏行業又開始面臨新的挑戰,日前,歐盟提高了對中國光伏玻璃的反傾銷稅,從最高38.4%上調至最高達75.4%,上調了近一倍。此前美國裁定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加拿也對中國光伏組件和晶片做出損害終裁,種種跡象顯示新一輪光伏“雙反”正在襲來。
業內認為,經歷了兩年多的洗牌后,國內光伏行業的結構變化巨大,歐美市場占比已降至30%以下,此輪“雙反”對我國光伏行業沖擊將明顯減弱。
在2011年中國光伏遭遇“雙反”之前,中國光伏產品曾90%以上出口歐美市場。但經歷了兩年多的洗牌后,國內光伏行業的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業內認為,國內企業應對貿易摩擦能力顯著提高,此輪光伏“雙反”對我國光伏企業沖擊將明顯減少。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5月,我國光伏組件出口至歐洲地區約為11.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1%。2014-2015年,除日美等較大出口市場外,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場需求加大。在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看來,為應對歐美的“雙反”調查,這幾年我國光伏企業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國內光伏產品需求市場被逐步打開,同時亞太地區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增使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發生偏移。
從出口結構上看,我國光伏企業已經擺脫了對歐美的依賴,對歐美出口占比明顯降低。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表示,這次歐美發起的“雙反”對于海潤光伏基本沒有影響,“以前海潤90%以上是出口,目前中國市場已經占海潤銷售的70%以上,東南亞市場占比也在百分之十幾左右,只要中國市場不出現大問題,應該不會對公司產生重大沖擊。”
作者: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