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信心后日漸活躍的光伏產業在“一帶一路”戰略的驅動下,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期。 今年上半年,國內工業增加值低于GDP的增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但唯有光伏行業逆勢向上。今年上半年的并網量為7.73GW,相較2014年上半年的3.32GW有較大幅度增長……這一系列的表現,無疑讓國內光伏企業重振信心。 “在經濟下行趨
重拾信心后日漸活躍的光伏產業在“一帶一路”戰略的驅動下,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期。
今年上半年,國內工業增加值低于GDP的增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但唯有光伏行業逆勢向上。今年上半年的并網量為7.73GW,相較2014年上半年的3.32GW有較大幅度增長……這一系列的表現,無疑讓國內光伏企業重振信心。
“在經濟下行趨勢下,光伏產業突破重圍、逆流而上獲得較快增長。國家為促進光伏產業回暖,僅2014年第四季度就出臺了光伏相關政策十余個,這充分表明我國對光伏產業的重視度較高,也說明光伏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中投顧問高端裝備研究員賀在華表示,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成為諸多環節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面對各個國家對光伏產品的需求持續升溫,光伏產業成為了“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合作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上升空間。
日前,由中國水電十三局承建的阿爾及利亞233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兩個率先首發的阿德拉爾電站、卡拜爾坦電站成功并網發電,閃耀撒哈拉沙漠,作為目前非洲最大的中阿首個光伏電站合作項目,也標志著中阿新能源建設的樣板工程就此啟幕。
光伏發電是指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具有可再生、清潔、無污染的優點,是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直以來,豐富的光熱資源是阿爾及利亞這個被美麗的地中海與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包圍的國家的天然優勢,更是非洲重要的光伏市場之一。為充分利用國內的光熱資源,阿爾及利亞政府制定了專項計劃大力發展新能源,涉及風電、光伏、地熱等,計劃至2030年投資600億美元建設新能源發電,阿爾及利亞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將有望達到22GW,其中包括10GW的出口量。而2013年,阿政府就已正式啟動光伏發電項目。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是光伏新興市場,對光伏等新能源的需求旺盛,對國內光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起到了促進作用,此項目也是中國電建集團在阿爾及利亞承接的首個太陽能項目,對企業開拓國際化之路、建設全球清潔能源、推進中阿“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該項目負責人趙勇祥介紹,中國電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之一,項目自2013年11月啟動之初就力爭把該項目建設成為中阿開啟“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的標志性工程,憑借著豐富的國際施工經驗和完善的管理體系,該項目勢必成為中國太陽能市場海外發展及全球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的又一里程碑。
近年來,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突飛猛進。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220億美元,中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分別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周年。中非合作論壇南非峰會將于12月舉行。此次峰會將推動中非關系全面轉型升級,中非發展戰略與優勢的對接也將成為亮點之一。此次中阿首個光伏電站合作項目綜合影響力將助力中非新能源市場開拓合作邁向一個更高的臺階。
此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從愿景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響應,為光伏產業帶來機遇,而光伏產業將受益此項國家戰略,將為亞洲乃至全世界帶去更多的綠色太陽能電力。
“中國占據著全球光伏行業的領軍地位,產品出貨量、品牌認知度、科技研發等方面都占據著顯著的優勢。隨著光伏行業的努力,光伏電站的裝機成本已從5年前的每千瓦約2萬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千瓦8000元至1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光伏電站已不再是發達國家的奢侈品,發展中國家也能夠跨越光伏電站的投資門檻。”高紀凡認為,近年來,東南亞、印度、中東、中亞、非洲等地區或國家的光伏電站裝機正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市場前景。‘一帶一路’戰略必然促進中國光伏產業更好在相關地區和國家開拓市場份額。
不僅如此,此次中阿首個光伏電站合作項目除了扭轉當地電荒困局的基礎上,在拉動當地就業、輻射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該項目有600多名中方人員來阿參加建設,施工高峰期有2000多名當地雇員,其中800多名馬里難民,為馬里難民提供工作機會,項目建設方還多次向馬里難民發放食品、飲用水和搭建簡易住所等。組織12批次阿爾及利亞業主、技術人員共計百余人到中國學習培訓光伏電站建設技術、運行維護管理等,已充分掌握建設、運行、維護能力的受過培訓的人員,將為阿爾及利亞光伏電站儲備大量技術人才。
同時,項目帶動國內40多家企業直接參與項目的光伏組件、支架、電氣設備、貨運等,促進下游產業鏈搭乘光伏項目一同“抱團出海”。
值得關注的是,施工期間,項目建設方積極實施“兵對兵、將對將”全員商務對接業主及政府部門,充當業主“咨詢”角色,協助業主推進各項工作。并圍繞項目實施環節為核心,以時間進度控制為出發點,對項目實施精確、高效管控,保障了項目進度有序,風險可控。
面對國內光伏產業回暖,與促進該產業的利好因素密不可分,賀在華認為,除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光伏產業回暖還得益于“光伏扶貧”、“互聯網+光伏”以及新能源融資三方面因素。其中,我國綜合保險計劃的正式推出,打破了光伏產業發展瓶頸。該計劃能夠為新能源項目提供多方位的風險解決方案,不僅獲得市場擴容機遇,刺激光伏產業發展,為項目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低成本的資金支持。提高了光伏產業的投資熱情,未來光伏產業將會呈又好又快的發展趨勢。
作者:趙建中 劉菲菲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