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辦法的下發,近日,據了解,為做好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全額保障性收購工作,河北、新疆等風電大省已相繼下發文件,要求各有關單位嚴格貫徹國家有關文件精神,完成國家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最低全額保障性收購小時數。
原標題:地方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新政陸續出臺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肖薔
隨著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辦法的下發,近日,據本報記者了解,為做好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全額保障性收購工作,河北、新疆等風電大省已相繼下發文件,要求各有關單位嚴格貫徹國家有關文件精神,完成國家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最低全額保障性收購小時數。
河北、新疆明確執行“硬指標”
7月5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轉發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必須完成國家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最低全額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即:風電2000小時(張家口市);光伏1400小時(承德、張家口、唐山、秦皇島)。這是自《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發以來,全國首個明確全面執行保障性收購電量的省份。
河北省明確,超出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以外的風、光發電量,可以以市場化的方式消納,電價由發、用電雙方協商確定,運作方式按《河北省電力直接交易實施方案(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河北風電裝機容量達1022萬千瓦,發電量達168億千瓦時。從風電利用小時數來看,2015年河北省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808小時,高于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728小時。
除了河北,新疆也在落實保障性收購電量政策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于擴大新能源消納促進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擴大新能源消納,提出了加強統一規劃、強化供給側引導管理、擴大新能源外送能力、積極推進調峰能力建設、加強技術進步促進消納等十大項29條舉措,并逐項明確了責任單位。
行業人士稱,新疆落實保障性收購電量的難度要遠大于河北。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新疆裝機容量為1611萬千瓦,與此同時,新疆棄風棄光率加劇。2015年,新疆棄風電量71億千瓦時、棄風率32%,屬于我國棄風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美中不足的是,新疆的這份《意見》只是框架性文件,還缺少落實細則。下一步,新疆需要盡快拿出操作性更強的措施,確保完成國家確定的風電光伏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在此之外才能通過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多發多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并且要盡快糾正貌似合理、實則違規的風火置換交易,使《意見》得以認真落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甘肅電力交易引爭議
作為棄風棄光大省,甘肅在新能源發展方面的舉動一直備受行業關注。7月13日,甘肅省下發文件,決定“棄水保風光”,今年下半年安排水電棄水15億千瓦時,騰出空間消納同為非化石能源的風電和光伏。
根據其下發的《2016年下半年黃河干流水電棄水減量新能源企業增發15億千瓦時電能直接交易公告》,此次直接交易電量來源是:黃河干流裝機10萬千瓦及以上水電企業棄水減量,新能源發電企業增發15億千瓦時直購電電量。15億千瓦時新能源增發電量,由棄水減量集團所屬新能源發電企業、股東股權連帶新能源發電企業內部等量增發,無法等量增發的剩余電量由其他新能源發電企業增發。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告提出,新能源企業申報交易價格(讓利幅度)原則上不應改變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使用方向(不超過火電標桿價,不低于 0.25元 /千瓦時)。
甘肅省某新能源企業人士表示,黃河今年來水本就偏少,不存在所謂棄水。而“新能源企業申報交易價格(讓利幅度)不低于0.25元/千瓦時”,意味著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交易時在每度電上至少要讓利0.25元才有可能拿到發電權。
“甘肅不僅遲遲未制定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電量的文件,還在公然違抗中央政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秦海巖說。
秦海巖表示,按照國務院節能調度管理辦法的規定和此輪電改精神,風電、光伏和水電都具有優先的調度次序,電網公司理應首先限發火電。此前,甘肅就多次通過壓縮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迫使新能源企業以出讓大部分電價,甚至零電價的方式參與所謂的大用戶直購電、自備電廠發電交易等,將利益輸送給化石能源發電企業。即便如此,新能源企業還會被限電,最終導致“量價齊跌”。
對此,甘肅省新能源企業與可再生能源行業人士均表示,有了河北與新疆的示范,希望甘肅等省份能對此前的錯誤做法來次“急剎車”,根據中央政策精神盡快制定落實保障性收購電量的措施,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作者:肖薔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