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規模最大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項目投產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于歡
10月10日,肩負多重使命的西藏雙湖縣13兆瓦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全面投產發電。這一深深嵌入藏地無人區的特殊項目由四部分組成:13兆瓦光伏電站、24兆瓦時儲能系統、1.5公里輸電線路及配網系統。在海拔5000米的苦寒藏北高原,這一組在同類平原項目中“微不足道”的數字默默刷新著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紀錄——中國規模最大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項目、中國儲能規模最大可再生能源項目、世界海拔最高光伏項目。在極大改善當地數千藏族同胞用電、生活品質的同時,這一施工難度超高且無先例可鑒的高海拔項目在探索獨立局域網應用、完善光伏扶貧模式、檢驗設備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行業價值。
三重“最”
設立于2012年的雙湖縣位于西藏那曲地區西北羌塘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達5000米,是中國最年輕、世界海拔最高的縣級行政區。這片遼闊壯美的土地是雪域精靈藏羚羊縱情奔舞的樂土,但卻非人類的宜居之地——稀薄的空氣、苦寒的氣候、落后的交通,特別是嚴重不足的電力供應,將雙湖縣城的3000藏族同胞與現代文明生活隔離開來。
記者在項目現場了解到,此前雙湖縣的供電主要依靠數年前建設的220千瓦金太陽工程,但因后續運維缺失,組件效率、工況大幅下降,導致該項目本就供不應求的發電量逐年遞減,目前在柴油發電機的配合下,也只能首先確保政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的正常運轉。在記者入住的賓館,只在晚間依靠柴油發電機提供4小時左右的照明。
與此同時,國家乃至西藏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藏區邊遠區縣的用電問題,并提出了“小康電”的發展愿景,而雙湖縣是首批肩負“小康電”建設任務的縣城之一。
據雙湖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項目規劃設計及承建單位——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西北院”)黨委書記張現平介紹,距離雙湖縣最近的西藏電網塔架遠在300公里之外的班戈,考慮到藏區電網的建設難度,近幾年依靠大電網徹底解決雙湖用電問題幾無可能。為按時保質完成西藏自治區政府下達的年內解決雙湖用電問題的硬任務,西北院最終確定的解決方案是因地制宜,通過“光伏+儲能”的可再生能源局域網來解決雙湖縣的供電難題。
占地面積400畝的雙湖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項目建于縣城邊上的緩坡之上,為最大程度保護當地環境資源不受破壞,項目甚至未做場平,密集排列的光伏板之下,淺草叢生,凌而不亂。
“項目投產將有效提升雙湖縣藏族同胞的用電品質,電燈、冰箱、酥油機等常用電氣設備的運轉都不成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絕對規模不大,但雙湖項目13兆瓦的裝機在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領域已是國內之最,其配套的近24兆瓦儲能系統也刷新了國內同類項目紀錄,在遭遇極端天氣導致光照缺失的情況下,這套儲能系統可持續為全縣供電48小時。除此之外,此前全球范圍內也沒有任何一個光伏項目海拔達到5000米的高度。這些不可復制的亮點在創造行業標桿的同時,也讓雙湖這個在搜索引擎上信息寥寥的藏北縣城多了一些被銘記的理由。
作者:于歡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