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玉林大地陽光普照,在位于北流市城北路的一家居民樓頂上,光伏發電監測的數據不停地刷新著,標志著北流市首個“家庭光伏發電站”成功并網投入試運行。
原標題:北流市首例“家庭光伏發電站”并網試運行成功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作者:曾昶 張遠志
在樓頂建設光伏發電站,其原本的使用功能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李世瓊家樓頂正在建設光伏發電站。
10月12日上午,玉林大地陽光普照,在位于北流市城北路的一家居民樓頂上,光伏發電監測的數據不停地刷新著,標志著北流市首個“家庭光伏發電站”成功并網投入試運行。
北流首吃“螃蟹”的人
“我平時很關注農經頻道,看到華北一帶家庭式光伏發電普及到各家各戶的新聞后,我也決定親自試驗,在自家樓頂建個小型發電站。如今國家大力倡導使用綠色能源,這個項目節能環保,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家還有補貼政策。相比于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家庭太陽能光伏電站更大的意義在于環保,如今在北流城區知道此項目的較少,我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決定帶領身邊的同事、朋友、鄰居積極參與到節能環保行動中來。”這位北流市首吃“螃蟹”的人叫李世瓊,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
據她介紹,這個“家庭光伏變電站”共投入4萬多元,鋪設的太陽能電池面板40余平方米,投產容量為3千瓦。
太陽能發電,年售電四五千元
據北流市某光伏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李世瓊家庭樓頂鋪設的是光伏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面板。建成投產后,每天能發電約30千瓦時,平均下來每年發電量在6000多千瓦時左右,相當于燃燒2160千克標準煤,減少污染排放1632千克碳粉塵、5982千克二氧化碳、180千克二氧化硫等的排放。太陽能是真正的綠色能源,對環保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樣的微型“家庭發電站”只需一周就能建好,在陽光較好的條件下,1天可發電30千瓦時左右,通過并網逆變器連接到北流供電公司電網并網,售電收入由國家補貼。用戶正常用電依舊由供電部門供電,并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用電需求。據了解,依據目前的電價,李世瓊戶每年能得到售出的電費4000~5000元。
多措并舉主動服務客戶
作為北流市首個家庭光伏發電并網項目,北流供電公司及時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關注,指派專人提供服務,并按照當前政策,要求用戶完成接入申請受理、接入系統方案確定、接入系統工程建設等工作,并按規定提供免費表計和接入系統工程服務。因為此次家庭光伏發電并網項目在北流市尚屬首例,北流供電公司為服務好該項目并網工作,該公司營銷部積極開展調研工作,認真學習領會相關文件精神及有關業務規定,及時了解該種項目建設情況。此次驗收并網工作也是由該公司業擴班、計量班、計建部等親自前往現場,確保該項目安全可靠并入電網運行。
為更好地服務客戶,北流供電公司積極開展光伏發電接入電網相關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并網服務體系,創造便利的條件支持光伏發電項目,提供準確電量計量。落實好服務機制,主動聯系光伏項目客戶,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現狀,做好社會宣傳解釋工作,做好應急事故處理、服務質量監管和輿情控制等工作,提高光伏項目并網效率。力求做到快捷、細致的服務,全力支持光伏分布式發電事業的發展。
據悉,由于在居民樓頂安裝太陽能設備節能又環保,不但能發電售電,還可隔熱防漏,越來越多地吸引了普通居民的目光。據了解,該市目前還有一大批家庭準備建設“家庭光伏發電站”。
作者:曾昶 張遠志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