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正泰江山2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總投資20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發電16777萬度。項目運行一年多以來,始終堅持“光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兼顧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的現代光伏發展模式,在省市發改等部門和業主共同努力下,項目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等成效日漸凸顯,真正實現了農光互補多重綜合效益。
原標題:我省華東最大規模農光互補地面光伏電站農業效益日漸凸顯
來源:浙江發改委電力與新能源處
2015年11月,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正泰江山2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總投資20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發電16777萬度。項目運行一年多以來,始終堅持“光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兼顧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的現代光伏發展模式,在省市發改等部門和業主共同努力下,項目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等成效日漸凸顯,真正實現了農光互補多重綜合效益。
農業增產方面。項目業主成立專門的農業開發公司,完成了現代農業示范園總體規劃,充分利用光伏板間隔以及底部空間開發農業。從2014年11月項目開始,項目業主就對土地耕作層進行了初步規劃,對一直荒蕪、無產出、不適合種植的土地,先后通過種植可以改良土壤的大豆、番薯等經濟作物來改善土壤,同時根據總體規劃先后種植了鐵皮石斛、芍藥、獼猴桃、旱稻等農林作物。按一個生產周期(5年)計算,所種植的中藥材產值將近2億元,凈利潤可達1億元,對地方農林產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農民增收方面。土地的使用采用租金方式,以每年550元/畝承包。在每5年的基礎上提高10%的租金標準計算,在28年的合同期內將為2800多戶受惠農戶帶來1億多元的直接收入。同時,6300畝土地配套農業發展上又解決了周邊1000多戶農民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每年350多萬元。
美麗鄉村方面。項目業主計劃投資1500多萬元,開展項目所在地鄉村環境整治。一是做好鄉村園林景觀建設,通村道路硬化、邊坡美化等;二是結合江郎山景區,開發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建設綠色能源科普教育基地等。
同時,地面光伏項目為全省節能減排,大氣污染治理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整個項目年均預計發電量約為2億千瓦時,可滿足江山市10萬戶家庭、40萬人全年的生活用電需求。在整個25年的經濟壽命期內,總發電量將達到50億度,折合可實現節約標準煤16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3萬噸,二氧化硫14萬噸,氮氧化物約7萬噸,減少碳粉塵排放125萬噸,間接節水912萬噸,為江山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節能空間。
下一步,省發改委、省能源局將重點對地面農(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的農業、漁業實施情況進行重點監督和整治提升,按照“兩美”浙江和效益農業、漁業的高標準規范工程建設,將我省光伏發電應用建成全國的典范,切實給地方經濟帶來更多的活力,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作者: 來源:浙江發改委電力與新能源處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