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中民投參與過多次光伏電站項目開發的王萍(化名)至今想不通:怎么已批復電價的光伏發電項目又會被政府要求重新競標,而且還多了個產業配套的前置條件。
原標題:三年前獲批電站被要求重新競價 多家光伏企業陷入困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其玨
代表中民投參與過多次光伏電站項目開發的王萍(化名)至今想不通:怎么已批復電價的光伏發電項目又會被政府要求重新競標,而且還多了個產業配套的前置條件。
今年初,像王萍一樣在寧夏投資電站的多位光伏人都遭遇到上述當頭一棒,在對地方上政策多變深感無奈的同時,亦吞下項目收益可能大幅縮水的苦果。光伏本是國家大力扶持推動的朝陽產業,但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而采取的種種非常手段卻令企業在一些地方的投資環境日趨惡劣。在業內專家看來,上述手段并不合法,也不可取,卻值得同情和理解,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深度思考并采取一定措施。
一份令光伏人“驚呆”的文件
今年1月3日,寧夏發改委發出了一份《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我區2016 年光伏發電增補規模競爭性分配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通過電價競爭的方式增補2016年度全區光伏電站建設規模,以解決自治區部分光伏電站項目已建成并網但暫未納入國家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管理的問題。
但僅過了一天,這份《通知》就突然被撤回。
記者輾轉拿到了這份文件號為“寧發改能源(發展)〔2017〕2 號”的《通知》,從中看到,此次申報范圍是2016年12月22日前全區已建成并網但暫未納入國家光伏年度建設規模管理的光伏電站項目,具體包括25個備案且建成并網的項目,總容量為1140兆瓦。上述項目只有一個是2015年拿到的備案,其余均為2014年就拿到,其中就包括中民投的同心光伏發電項目。
一位接近寧夏發改委的人士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文件的存在,并表示當地發改委后續還出過一個補充通知,追加的100萬千瓦(1000兆瓦)指標中,對于符合產業配套政策的項目安排20萬千瓦指標;對于發改委備案的項目安排70萬千瓦指標;對于市、縣(區)備案的項目安排10萬千瓦指標。只有進了范圍的項目才有可能參與競標。
根據《通知》,對于已建成并網且符合光伏配套產業政策的企業,按照不高于已取得批復的電價進行報價(2016年6月30日前建成并網的項目報價不得高于0.9元/千瓦時;2016年6月30日后建成并網的項目報價不得高于0.8元/千瓦時),不設置最低限價。
“但其實去年3月份,寧夏物價局就給包括我們在內的十幾家企業發了電價批復函,當時批復的電價是0.9元/千瓦時。沒想到這次我們又進了競價名單,意味著之前批復的電價都不作數了。”王萍對此感到異常憤懣:“因為競價的話肯定連0.9元都拿不到。”
作者: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