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藍天保衛戰”,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用好新能源無疑是重要的戰略戰術。暢想未來,一個由新能源“驅動”的家庭將過上怎樣的新生活?又會有哪些困惑和障礙?
作者:朱涵 趙仁偉 孫仁斌 田建川
來源: 新華網
原標題:一個新能源家庭的新期盼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新能源的表述多次出現。
“打好藍天保衛戰”,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用好新能源無疑是重要的戰略戰術。暢想未來,一個由新能源“驅動”的家庭將過上怎樣的新生活?又會有哪些困惑和障礙?
看看這個新能源家庭的家長“小新”怎么想,聽聽兩會代表委員怎么說。
“煤改電”之后,能否用好“清潔電”?
【小新期盼】
今年初春,我告別了散煤取暖,用上了電暖片,過上了供暖“煤改電”的日子。煤改電后,取暖成本高出不少,如果能用上清潔電、平價電,那就更好了!
【現狀】
記者了解到,由于煤改電成本較高,部分北方居民在冬季供暖期間仍是“煤、電雙軌”,而在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較為集中的區域,棄電現象嚴重。全國政協委員史玉波說,2016年我國棄水、棄風、棄光達到1300億千瓦時,超過一個省的全省用電量。
“冬季散燒煤取暖是導致大范圍重污染的重要來源。”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農業委員會主任楊玉成說,如何減少并逐漸停止散煤供熱,用足用好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供暖,應引起高度重視。
【代表委員支招】
一些代表委員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專項基金、建立全社會分擔成本機制加快“煤改電”的實施外,還應解決“清潔電”并網入網消納問題。楊玉成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明確以風電、光電采暖應用端電價,出臺風電、光電供暖補貼政策。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建議,盡快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明確電網企業必須優先、全額收購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由地方政府承擔消納配額的義務,制定考核體系與獎懲制度,并通過經濟處罰等相關措施保障配額制實施到位。
屋頂小電站,能否把電“存”起來?
【小新期盼】
我漂在北京,家在浙北農村。老家屋頂的向陽面裝上了8片光伏板,陽光下,電表上數字不斷跳動,由光能轉化而來的電能不斷輸進家中。
8片光伏片一年可發電2000度,而一個家庭一年用電量才1200度。可惜的是白天電網只能接納一部分,晚上又用不上太陽能,要是能把電存起來就好了!
【現狀】
不同于大規模、集中式的太陽能發電站,分布式光伏因就地消納較為方便快捷,已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一大方向。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發電要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的裝機規模,是現有規模的近十倍。
【代表委員支招】
“新能源行業推進供給側改革,要從過去的規模開發轉變到分布式開發,在市區、城鎮進行屋頂太陽能、魚塘太陽能、大棚太陽能的裝備建設等。”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說。
“隨著分布式能源加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成本的快速下降,這一能源解決方案已具備規模化發展的條件。”全國政協委員李小琳建議,出臺鼓勵政策,推進示范項目,推進分布式能源加儲能規模化發展,將新能源化整為零,深入到千家萬戶。
出行電動車,能不能放心上路?
【小新期盼】
汽車尾氣是造成霧霾的“元兇”之一。為了身體力行地參與“藍天保衛戰”,我把車換成了電動汽車。可這電動汽車跑起來,煩惱不少:續航里程不太夠用,充電樁數量少,路上為了省電還不敢開空調——冬天靠棉襖、夏天靠風吹。電動汽車,什么時候才能暢通無阻、放心上路?
【現狀】
“很多電動汽車用戶已經從最初擔憂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轉向擔憂能不能充電、在什么地方充電、充一次電能跑多久的問題。”充電樁運營企業、浙江萬馬聯合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澤衷說。
目前,我國多地都在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北京、上海電動汽車充電平均服務半徑已縮短至5公里,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公共充電網絡也在迅速布局,向著“5公里”時代的目標加快推進,浙江已經在省內高速路上實現了充電設施“全覆蓋”。
【代表委員支招】
全國政協委員趙光育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充電設施標準體系。根據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要求,統一充電接口,增強充電設施的通用性和開放性,同時建立全國統一的充電設施互聯互通智能服務平臺,方便電動車出行。
作者:朱涵 趙仁偉 孫仁斌 田建川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