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迅速,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分布式光伏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出“全國搶屋頂”的景象。
作者:黃芳芳
來源:《經濟》雜志—經濟網
原標題:搶屋頂!光伏開辟新戰場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迅速,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分布式光伏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出“全國搶屋頂”的景象。2017年,光伏企業“搶屋頂”的熱潮能否持續?光伏投資的熱度能否延續?
要警惕孤兒電站
“過去屋頂一年的租金4-5元/平方米,去年光伏企業‘搶屋頂’,租金竟達到8-10元/平方米,有些瘋狂!
不少屋頂閑置的業主聽說屋頂有用途,便坐地起價。不斷攀升的開發成本,讓光伏企業有些為難。
或許非光伏領域的人士會不解,為何要搶屋頂?其實,只要了解國家為何鼓勵分布式光伏,疑問便可迎刃而解。
所謂分布式光伏,是指將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在家庭住宅或工商業建筑屋頂及院落內,以業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運行。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分布式光伏為主,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解決了光伏發電的消納問題,也可避免大型地面電站“棄光限電”的現象。
國務院2013年出臺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歸根結底,政策驅動和市場驅動是光伏企業“搶屋頂”的重要原因。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到2020年,太陽能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達到 6000 萬千瓦,光伏電站達到4500 萬千瓦。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下發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光伏標桿上網電價下調,但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不作調整,仍為0.42元。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紅煒告訴記者,這也是光伏企業紛紛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布局的一個原因。
追溯到三四年前,在北京市房山區做分布式光伏的企業不超過兩家。當時分布式光伏市場推廣艱難,甚至很多人將太陽能熱水器與光伏發電混為一談。首信陽光新能源房山體驗館副館長劉紅娟告訴記者:“不少老百姓看重國家補貼,對戶用光伏越來越認可,光去年一年在房山區就安裝了500多戶分布式光伏電站,安裝量達660KW。”市場雖然向好,但隨之而來的是近20家競爭者涌入房山市場。
房山區只是一個縮影。紅煒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5000多家光伏企業如大兵壓境一般,紛紛瞄準了分布式光伏市場。
“盡管分布式光伏的市場空間巨大,但不少企業的涌入,不免有些慌不擇路!北本┦仔抨柟庑履茉纯萍挤⻊沼邢薰径麻L劉道偉告訴記者,一個行業的成熟總要付出一些代價,光伏行業的優勝劣汰正在加速。
市場呈現“雙轉移”
搶屋頂現象的背后實際上是光伏市場結構的變化。
目前光伏市場結構呈現“雙轉移”態勢。一是從西北部向中部地區轉移,二是由地面電站轉向分布式。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光伏電站共裝機34.54GW,其中地面電站30.3GW,分布式電站4.24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比2015年增長200%。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指出,分布式光伏呈現井噴式的爆發增長,也出現了“全國搶屋頂”的景象。
“這也是一個市場選擇的問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告訴記者,過去由于地面電站的開發相對容易,裝機容量較大,企業更傾向于選擇地面電站。所以,我國光伏電站裝機一直以地面集中電站為主。盡管目前國家政策并沒有明確限制,但地面集中電站面臨的矛盾日益凸顯,如用地成本升高、補貼不到位等。市場環境的變化促使企業選擇性地轉移市場,但這并不意味著地面集中電站主導地位的根本喪失。
時璟麗指出,從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無論光伏成本高低,分布式光伏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
截至2016年底,國內分布式光伏僅占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的13.3%。由此可見,即便是政策驅動,短期內分布式光伏的裝機量也難敵地面集中電站。“畢竟屋頂單個系統裝機量有限,很難達到去年地面電站34.54GW的規模!睂τ诠夥髽I而言,分布式光伏的還應謹慎布局,不能囫圇吞棗,也不能一味地跑馬圈地。
作者:黃芳芳 來源:《經濟》雜志—經濟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