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基層干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林州市通過黨建引領,以光伏產業為龍頭,走出了一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位于林州橫水鎮上臺村山坡上的光伏電站林州陵陽鎮汽配城屋頂光伏電站 今年2月份以來,鶴壁、南陽、濮陽、內黃等地考察團先后來到林
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基層干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林州市通過黨建引領,以光伏產業為龍頭,走出了一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
位于林州橫水鎮上臺村山坡上的光伏電站
林州陵陽鎮汽配城屋頂光伏電站
今年2月份以來,鶴壁、南陽、濮陽、內黃等地考察團先后來到林州,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學習林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模式——光伏發電。上山下鄉,進村入戶,考察過后,他們紛紛表示,林州市的這種模式,思路新,見效快,很值得學習借鑒。
成立鄉鎮級“光伏開發公司”,開全省先河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東麓,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全年有效光照時間可達1300小時,屬于我國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
2016年,林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在河南省發改委的指導下,抓住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前的有利時機,提出以黨建引領推廣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村級分布式光伏電站。
林州市委書記王軍在多個場合強調:“林州市山多坡廣,農業發展相對薄弱,發展光伏新能源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要通過推進村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示范項目,達到貧困群眾脫貧、一般群眾致富、集體經濟壯大的目標!”
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和借鑒經驗的基礎上,林州市制訂出臺《林州市村集體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籌資方案》,明確了“由18個具備建設條件的鄉鎮或街道,成立具有明確法人的獨資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公司作為借款主體,由林州市信用聯社作為放貸主體,由市級投資公司作為擔保主體”的運作模式。
思路明確,動作迅速。林州市發改委牽頭僅用兩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全市476個光伏發電站從選址、建設到并網發電的全過程。
“目前,全市18個鄉鎮的光伏開發公司都已開始正常運轉,其中陵陽鎮的屋頂電站規模最大。”林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李保周介紹。
陵陽鎮位于林州市的北部。在林州市發改委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該鎮汽配城屋頂的制高點,放眼望去,但見11個樓頂都布滿了光伏發電板。“這些屋頂光伏發電站的總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像這樣利用村集體閑置屋頂、空地等建設的光伏發電站,全市共有476個,覆蓋了18個鄉鎮、街道,預計還款后年收益可達3000余萬元。可以極大地為林州產業扶貧和村集體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林州市發改委主任范長順告訴記者。
成片的屋頂能建光伏電站,分散的村集體屋頂照樣可建設光伏電站。這方面,陵陽鎮柳林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林州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柳林村,在一個集體廠房上,只見三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村主任呂洪亮說:“年底拿到發電收益后,俺村準備干兩件事:一件是完善村里的基礎設施,綠化、美化村容村貌;另一件是培育50畝苗圃,發展綠色產業,形成壯大集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林州市委副書記雷鳴告訴記者,光伏發電讓村級組織從“無錢辦事”變成了“有錢辦事”,村級集體經濟正在做大做強。隨著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增強,村干部說話、辦事有了底氣和力量,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出租荒坡搞光伏,山村烏雞變鳳凰
上臺村位于林州市區東部15公里深山區。
林州市發改委新能源辦科長趙得力介紹,上臺村位于安林高速公路橫水段的北側,行走高速,遠遠望去,連綿幾個山坡“閃閃發光”,從坡底到坡頂,漫山遍野全是太陽能光伏板,像給山坡穿上了金屬外衣!據了解,規模如此巨大的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全省都不多見。
“幾年前,這里的山頂還是光禿禿的,山上不僅不長莊稼,甚至連樹都種不活,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上臺村村干部靳存生告訴記者。
2015年,林州市通過招商引資,將6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落地上臺村等村。僅上臺村集體就有2600畝荒坡租給了一家光伏企業,按一畝地租金230塊錢簽了合同,一年下來村里增收50多萬元!
作者:閆明 李振 趙得力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