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效太陽電池研發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角色,在全產業“平價上網”需求驅動下,單晶技術已成為行業提效降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而N型雙面技術因其低衰減、背面發電增益、弱光響應好等優勢,被視為單晶技術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奪目,卻有一定技術門檻。
雖然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晶硅太陽電池是由硼摻雜P型硅制成,然而
作為高效太陽電池研發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角色,在全產業“平價上網”需求驅動下,單晶技術已成為行業提效降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而N型雙面技術因其低衰減、背面發電增益、弱光響應好等優勢,被視為單晶技術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奪目,卻有一定技術門檻。
雖然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晶硅太陽電池是由硼摻雜P型硅制成,然而根據光伏國際技術路線圖顯示,到2020之前,預測可實現低成本批產平均效率大于23%的均為N型電池。2021年,N型電池市場占有率將超過30%。
在相同的雜質濃度下,N型硅比P型硅有更高的少數載流子壽命,這些特性使N型硅電池具有長壽命和高效率的特點,吸引全球頂尖的光伏研究機構和企業均對其進行研發。其中,N-PERT雙面電池的高發電性能吸引了一流制造廠商和市場的密切關注。
N-PERT(Passivated Emitter,Rear Totally-diffused cell),鈍化發射極背表面全擴散電池,是一種典型的雙面電池,研究該電池技術的國內代表企業有中來股份、英利、航天機電、林洋、元晶等。
“當前N型雙面電池正面效率21.5%,電池背面效率可達19%,60片電池組件正面功率295W,背面40W,具有少子壽命高、光致衰減低、弱光響應好、溫度系數較低等優勢,且有利于開發更高階的N型電池產品。”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看好N型雙面電池技術。
他表示,未來單面組件將成為小眾市場,雙面組件將迎來主流市場。只是相對P型,現階段N型雙面技術升級比較困難,且價格略高,因此,現在N型雙面電池沒有站在主流位置上,但不影響其未來發展。
“價格并不是問題,經過多年的電站開發建設,現在下游電站系統商的關注焦點從以往的電站建設成本逐漸轉至電站度電成本,而降低度電成本的關鍵因素在于提升光伏發電效率。N型雙面組件由于雙面發電的特性,背面發電增益最高達30%,最低也有10%,且有30年的線性功率保證,度電成本優勢明顯。”中來光電總經理劉勇說道。
聯合國首個熊貓電站項目也傳來戶外運行實證數據,自6月30日并網至今,中來30兆瓦N型雙面310W組件,相對于P型295W單晶PERC組件,N型較P型PERC每瓦發電量要高出約10%的增益。
劉勇表示,N型雙面組件除了在發電效率上的提升,成本方面未來亦有下降空間,比如硅片的價格下降,以及多主柵技術帶來的銀漿耗量降低等,都是有效的降本途徑。
近兩年“領跑者”標準及相關政策的推動,使得先進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劉勇相信,隨著其光伏系統運營數據的不斷反饋和性能特點的實地驗證,市場及客戶接受度將不斷提高,N型雙面組件的市場占有率和產業化發展將會迎來新的高峰。
作者: 來源:PV-tech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