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稱,印度反傾銷和聯合關稅總局再次開啟一項調查,以確定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向印度傾銷的太陽能電池板是否正對印度國內相關行業造成損害。 據印度“雷迪夫”網站7月25日報道,這項調查是對印度太陽能設備制造商協會的一項申請作出的回應。該協會請求對進口商征收追溯性關稅,因為進口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傾銷對本土行業的發展
印媒稱,印度反傾銷和聯合關稅總局再次開啟一項調查,以確定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向印度傾銷的太陽能電池板是否正對印度國內相關行業造成損害。
據印度“雷迪夫”網站7月25日報道,這項調查是對印度太陽能設備制造商協會的一項申請作出的回應。該協會請求對進口商征收追溯性關稅,因為進口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傾銷對本土行業的發展前景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
2012年也有過類似案件,但政府沒有處以罰款。
反傾銷和聯合關稅總局已初步認可了有關這些國家和地區傾銷行為的證據。
該局上周五(21日)發布的一份通知稱:“所謂的傾銷行為與出現的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這提供了啟動反傾銷調查的理由。”
報道稱,廉價設備進口、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進口,是太陽能投標報價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規則的緣故,為國內行業保留的項目數量也有所減少。
一家行業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企業的高管說:“因此,在與政府討論后,我們決定尋求保護,避免廉價進口品搶走我們的市場。”
根據印度《商業旗幟報》記者所看到的申請材料,國內行業聲稱約有80%的市場被進口產品搶走。印度太陽能設備制造商協會的一名高管稱:“我們已經提出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比我們產品的價格低40%的證據。現在將由反傾銷和聯合關稅總局來計算損害程度。”
這名高管稱:“我們希望有一個快速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鑒于損害程度較高,我們期待采取一些臨時的貿易救濟措施。”
報道稱,目前印度國產太陽能電池的裝機容量約為1386兆瓦。就總體太陽能發電能力而言,超過75%依賴中國產電池,15%依賴美國產品,其余則依賴國內產品。印度的總體太陽能裝機容量為1萬兆瓦。
第一起傾銷案出現在2012年,是針對美國、歐盟、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提出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與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甚至還有玻璃制造商都要求得到保護,以免受到進口產品傷害。
報道稱,印度國內行業當時稱,有60%的市場正被進口產品吞噬。2014年,商業部認定美國產品的傾銷幅度為50%~60%,中國產品約為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