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互聯網思維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為用戶創造價值;二是共享思想;三是創新思維;四是注重質量;最后,互聯網必須形成一個產業,必須形成一批企業家。”圖:國家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作主旨報告 怎么理解能源互聯網? 現在有一個定義,認為能源互聯網就是“互聯網+”智慧能源
“我理解的互聯網思維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為用戶創造價值;二是共享思想;三是創新思維;四是注重質量;最后,互聯網必須形成一個產業,必須形成一批企業家。”
圖:國家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作主旨報告
怎么理解能源互聯網?
現在有一個定義,認為能源互聯網就是“互聯網+”智慧能源,其實我認為,能源本身是沒有智慧的,互聯網也是沒有智慧的,能源互聯網就是要把人類的智慧,通過互聯網技術,作用于傳統的能源系統,使傳統的能源系統能夠為社會、為大眾提供智能化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要,這是能源互聯網存在和發展的理由。因此,發展能源互聯網,必須有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是什么?
對于互聯網思維,大家眾說紛紜。我理解的互聯網思維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為用戶創造價值。其實,互聯網從它誕生那一天起,就需要通過良好的用戶體驗來刷流量,有了流量才能發展產品,發展系統,在此基礎上實現更多的功能和收益。互聯網正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服務,找到了機會。我把這種思想歸納為:為客戶創造價值。通過給客戶創造價值,來營造互聯網自身的價值,這對于能源互聯網也同樣適用。
能源互聯網就是要把能源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方方面面聯系起來,把這些方方面面都當做客戶,并為他們創造價值,比如,一個光伏發電系統自己用不完的電力和電量,通過能源互聯網,找到了新的用戶,這就給它創造了價值,從而也體現了能源互聯網自身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思維。
二是共享思想。談到資源共享,人們首先會想到互聯網。共享,幾乎是把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變成現實了。互聯網也可以把傳統的能源領域的思想發揚光大。電廠是最早實現共享的系統之一,一開始發電系統和用電系統都是一對一的,但是當發電系統發的電用不完的時候,人們就試圖與其他用戶共享,用戶多了之后,一個電力系統不夠用了,人們就需要建立更多的電力系統,為更多的用戶服務,這就出現了共享電廠和用戶的電網系統。電網一開始都是微網,然后發展成一個個的小網,若干個小網連起來,就是一個區域網,若干區域網連起來就形成了一個互聯大電網。因此電網的出現就是為了資源的共享。
但是這種共享是被動的、固化的,而互聯網的共享思想不是這樣,互聯網的共享是一種市場機制背景下的自主行為。不論資源的屬性如何,只要有價值,就可以通過萬物互聯的思維,通過共享的市場機制實現其價值。這種資源共享不僅體現在國內,還體現在國際上,通過萬物互聯的方式,全球的能源資源都可以為我所用,任何能源的本質屬性就是商品,這種商品可以為任何需要它的用戶提供服務。這就是能源互聯網應該發揮的作用。
三是創新思維。互聯網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在夾縫中求生存,從來沒有給它劃定一個發展的空間,而是尋求機會去生存和發展。比如微信剛開始起步時面臨了無數的困難,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手段,甚至有人稱它為“新四大發明”之一。互聯網讓不可能變為可能。比如我們研究低碳的團隊試圖在每個城市開發公共自行車系統,實現所謂的綠色出行,花費了很多精力,在很多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車系統,但是共享單車來了,帶來了一種更便捷的服務,全國所有城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都遭受了重創。這就是利用互聯網思維尋找需求機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在夾縫中通過技術創新求得生存。
對于能源系統也是這樣,把能源系統當中的成千上萬個子系統連接起來還不夠,還要在夾縫中尋找增值服務,在夾縫中尋求生存和發展之道,這就需要技術創新,服務理念創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因此創新也必須是能源互聯網要具有的特質之一。
四是注重質量。我用了一句話叫做“藝術的品位”來表征互聯網的產品和服務。互聯網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是“好玩、好看、好吃、好用”,總之要美,這樣才能有市場競爭力。而能源服務也需要美,低碳化、智能化就是美的東西,把能源科技變成美的東西,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電是能源系統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發明,是最清潔、最完美的能源服務方式,因此,我們希望在能源系統里面更多的用電,不管是終端還是其他方面,用電能來替代其他能源,就是一種進步。我們希望用能源互聯網,用藝術家的品味來改善能源系統,用心為客戶創造價值,在能源領域實現有質量的消費,并通過有質量的消費拉動有質量的增長。
最后,互聯網必須形成一個產業,必須形成一批企業家。傳統的互聯網方面已經涌現出一大批企業家了,很多都已成為偉大的企業家;同樣在能源互聯網領域,也需要不斷進行開拓和創新,形成產業,培養出一批偉大的企業家,因此我們需要把能源互聯網作為一個產業去發展,而不是僅僅在炒作概念。
同時,還要注意到發展能源互聯網與發展普通的互聯網的差別。互聯網和能源互聯網的一個本質差別在于,普通的互聯網是基于信息流,所以其技術進步、發展很快,比如其流量和儲存能力,經常按照1000倍的速度翻番,從幾個K,到幾個M,再到幾個G。而能源互聯網是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的融合,技術發展不像互聯網那么快,比如把電機的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把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增加一倍也很困難。
此外,互聯網和“互聯網+”,大都是在商品化程度比較高的領域里率先突破,而能源系統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壟斷和僵化的,有許許多多的非市場因素的存在,開放性不強,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技術措施阻礙互聯互通,所以能源互聯網的服務和創新還要充分考慮到技術和體制上的難度,找出突破的途徑,實現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作者: 來源:清華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