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石橋市旗口鎮每村都有十多戶人家在房屋頂上放置20塊“大鐵板”,“大鐵板”在陽光的反射下格外醒目。“可別小瞧了這幾塊板子,它可是曬曬太陽就能掙錢的‘寶貝’。”遼寧輝翔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光伏高級工程師劉巖神秘地說道。
旗口打造特色“光伏小鎮”
旗口鎮位于大石橋市西北部,與高坎鎮為鄰,地域廣闊,用電戶
近日,大石橋市旗口鎮每村都有十多戶人家在房屋頂上放置20塊“大鐵板”,“大鐵板”在陽光的反射下格外醒目。“可別小瞧了這幾塊板子,它可是曬曬太陽就能掙錢的‘寶貝’。”遼寧輝翔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光伏高級工程師劉巖神秘地說道。
旗口打造特色“光伏小鎮”
旗口鎮位于大石橋市西北部,與高坎鎮為鄰,地域廣闊,用電戶數近1.38萬戶,全鎮村民大多都以種地為生,在供電公司推廣光伏發電項目時,該村共有80戶村民提出申請,并完成光伏發電設備的安裝。如今第二批申請并網用戶也已提交申請資料,并著手安裝光伏發電設備。
從小村變身“光伏村”,說起來還得感謝劉巖。他每天一大早6點起床后便開始著手準備一天的工作,為鄉鄰統一辦理申請手續。村民實現光伏并網后,下一步,他還構想建設蔬菜大棚棚頂光伏電站,這樣種出來的蔬菜營養價值高,而且還環保,也能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
“聽說只要在屋頂裝上光伏發電裝置,就能免費用電,享受國家補貼,多余電量還能賣給供電公司,何樂而不為呢?”村民董福興算了一筆賬,他是開小型服裝廠的,每天需要用電30度,節省大約17元,收益4元。他只需花4萬元便能裝上光伏發電系統,用不上幾年就能收回成本,如果國家政策允許,他還要繼續多安裝幾塊光伏板。
為了全力支持旗口鎮“光伏村”建設,劉巖牽頭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到現場實地勘察,測算光伏發電容量,解答村民提出的光伏電站的相關技術問題,統籌光伏并網接入承受能力,并指定專人對接“光伏村”并網申請項目,支持清潔能源并網。
村干部帶頭謀劃“光伏養老”
“今年開春的時候,我在家看電視,了解了光伏項目,加上鎮里的宣傳,今年的7月我和村里的會計蘇桂英開始著手聯系遼寧輝翔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項目負責人劉巖,并帶領幾個有意向的村民去實地考察。”曹家村書記侯德俊告訴筆者。在永安遼寧輝翔能源試驗基地實地考察現場,由劉巖為他們進行了專業講解,其中有3戶當場就決定參加光伏項目,村部的考察隊伍回村后,還有10多戶聽了介紹后也填寫了申請表。曹家村的村民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水稻、種蔬菜,收入微薄,自從8月6日安裝光伏板、9月10日并網到現在,不僅用電不用花錢了,而且還把用不了的電量賣給國家,賺取一部分錢,緩解了經濟壓力。
“屋頂光伏電站可以防漏、遮陽,能持續發電超過20年。算上國家、省里以及企業的補貼,五六年就能收回成本。”劉巖說。
村支部書記侯德俊介紹說,目前,村里地多,也沒有企業,村集體沒有什么收入,村民基本上靠種地或在外打工生活。現在,全村已有二十幾戶村民通過屋頂光伏賺了錢,“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相當于村里人一年種地的收入。侯德俊指著幾百米開外的一幢房子告訴筆者,他算過了,如果家家戶戶都能安裝屋頂光伏,村民養老不成問題。平時,村民一家可以都在外打工,家里的屋頂裝上光伏板,不必經常照看,每月賣電的收益自動結算入卡。
“光伏”項目給貧困戶帶來希望
“逢年過節,村里都會給我們送米、面,前幾天,村里的會計徐凱去鎮里學習,得知了光伏板發電賺錢的消息,回來后給我們老兩口講解,并幫忙安裝了20塊,趕上這幾天太陽光足,我們家又可以賣電賺錢了。”家住旗口鎮二道村的李維后,每天都要拄著拐杖看看自家的光伏小電站發了多少度電。李維后和老伴兒今年都70多歲了,都有殘疾,喪失勞動力,還有一個孫女在讀書,兒女在外打工,家里經濟拮據。老兩口在家沒事做些簡單的農活,日子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幸福和睦。今年9月,李維后作為第一批光伏項目的扶貧戶,安裝了光伏發電站,這下李維后在家不用干活,就有幾千元的收入。
國家對新能源項目的優惠政策跟農民的需求結合起來,才會有長遠的發展。光伏扶貧項目開啟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準式扶貧”的轉變,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從光伏產業角度看,把光伏和農業疊加起來,會產生附加效益,實現了拉動產業發展、光伏應用與農村資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 來源:中國農業網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