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太陽能光伏板,我們就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1月19日,指著自家菜園里面裝上的光伏板,四川旺蒼縣尚武鎮寨梁村的貧困戶茍尚玖臉上笑開了花。
茍尚玖介紹,村里以前全靠國家電網的火電供電,冬天還好,一到夏季用電高峰期就經常鬧“電荒”,往往到了每年六七月份,村民就要上山砍柴做飯,不僅費力費
“自從有了太陽能光伏板,我們就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1月19日,指著自家菜園里面裝上的光伏板,四川旺蒼縣尚武鎮寨梁村的貧困戶茍尚玖臉上笑開了花。
茍尚玖介紹,村里以前全靠國家電網的火電供電,冬天還好,一到夏季用電高峰期就經常鬧“電荒”,往往到了每年六七月份,村民就要上山砍柴做飯,不僅費力費時,而且破壞環境。
如何讓老百姓用上清潔能源?如何讓群眾不再受缺電困擾?為此,旺蒼縣對接國家、省上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能源資源開發,促進能源化工產業上檔升級,加快構建能源化工產業綠色多元的協調發展。
經多年勘探調查發現,旺蒼部分河谷地區一年光照時間可達到1352個小時,在夏天甚至可以達到每天14個小時。另外,山地風電資源豐富,初步探明風能理論蘊藏量10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60萬千瓦。水能理論蘊藏量29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210萬千瓦。“這就相當于我們本身擁有了好幾座金山銀山,關鍵是如何把他們轉化成實際的效益。”該縣發改部門相關負責人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
為了更好促進能源轉化,該縣不僅僅讓老百姓用上了新能源,而且還讓他們通過新能源增收,從而進一步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
在光伏電站建設過程中,旺蒼專門與能源開發企業合作,實施政府補助三分之二、農戶自籌三分之一的措施,降低農民的建設成本。以3000瓦的光伏電站為例,總共投入2.4萬元,其中農戶只需投入8000元,就可以穩定獲取20年的太陽能發電收益。同時,還鼓勵用戶將光伏電力以0.8元/千瓦時的價格賣給國家電網,讓他們每戶每年可獲得2000—3000元的電力分紅。“今后,隨著旺蒼新能源示范縣建設的進一步推進,以后我縣的清潔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量的比重將達到36%。”該縣發改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作者: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