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訊:3月4日下午,通威集團2018全國兩會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全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李俊峰,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全聯新
太陽能發電網訊:3月4日下午,通威集團2018全國兩會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全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李俊峰,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全聯新能源商會會長、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等業界知名企業家、專家與劉漢元一起接受了80余家中外媒體的采訪。
見面會中,李俊峰、劉漢元、曹仁賢、鐘寶申等嘉賓從各個角度前瞻性地闡述了我國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并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劉漢元答記者問——
1、稅費負擔正在成為制約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頭號攔路虎
劉漢元列舉光伏相關的稅費主要包括:25%的企業所得稅、17%的增值稅及附加,還有海域使用費、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房產稅等超過20種其他稅費,就連國家補貼的發電收入還要全部繳納增值稅及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僅從光伏發電端看,每度電的稅費成本已經達到0.17-0.23元,各類稅費成本居高不下已成為了影響光伏比較優勢形成,導致其需要補貼的重要原因之一。”劉漢元說。
2、關于光伏扶貧
劉漢元認為,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產業扶貧模式,光伏扶貧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扶貧效果。通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已為全國150萬農戶提供了精準扶貧,每年為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相當于每年提供了45億元的扶貧資金,成為各地精準扶貧最重要的措施。作為集綠色扶貧、造血扶貧、產業扶貧為一體的高效精準扶貧模式,光伏扶貧不僅讓貧困戶年年有經濟來源,還能解決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真正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嶄新路子,從根本上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國絕對貧困地區“久扶仍難脫貧”、“今年脫貧明年又返貧”重大難題。
作者:秋石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