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正是因為海拔高、紫外線輻射強,才使得我省成為了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我省聚力優勢謀發展,依托豐富的光熱資源,全力推進光伏全產業鏈不斷壯大。
2017年,我省全境連續7天168小時實現清潔能源供電,在全國尚屬首次,在世界創下記錄;
去年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和德令哈市入選國家第三批光伏發電領跑基地;
……
時間如白駒過隙,全國“兩會”如期召開,站在重要的時空節點,我們難忘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殷殷厚望、諄諄囑托。
2016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西寧分公司考察時強調:“青海要抓住人才、技術、資金等關鍵環節,發展好光伏一條龍全產業鏈,讓清潔能源更好造福人民。”
一載有余,我省以“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全力推進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在量變中求質變,光伏全產業鏈發展如火如荼。
▲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通訊員 陳強 攝
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省
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我省正在全面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省,重點規劃建設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今年全省“兩會”,提出今后我省要把光伏發電打造成具有規模優勢、效率優勢、市場優勢的特色支柱產業,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
一項數據顯示,我省擁有荒漠化土地面積約1900萬公頃,日照時數在2400至3300小時之間,基于豐富的光照資源和荒漠化土地資源,青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截至2017年底,我省太陽能發電量達到113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一;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791萬千瓦,同比增長16%,居全國第二。同時,海南藏族自治州基地建成光伏349萬千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基地建成光伏372萬千瓦。
近年來,海西州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大規模開展了晶硅、薄膜、高倍聚光等光伏發電應用,建成光伏發電項目141個,裝機容量3714兆瓦;形成了格爾木東出口、德令哈西出口、大柴旦錫鐵山、烏蘭東大灘等主要光伏發電聚集區。
海南藏族自治州在保護與發展中,甘做生態的守護者,以生態光伏園區為依托,致力打造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目前,先后引進40家企業入駐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園區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累計達到3225兆瓦,其中含水光互補850兆瓦,累計投資達到322.5億元,建成并網裝機達2495兆瓦。
同時,我省已經形成從多晶硅、切片、電池、組件制造到光伏電站建設運營的光伏發電全產業鏈的黃河公司,截至目前總裝機容量已達1600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達92%,其中光伏裝機達286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