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朱共山
由于技術的進步,我們的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價格在快速地下降。
2006年,協鑫多晶硅當時每公斤的成本是175美元。我們這一次在新疆建設的煤、電、硅、網、云一體化的產業鏈,這個項目起來以后,我們的成本是5美元。
協鑫的復合納米電池也很快會面市,如果是用我們的復合納米電池和晶硅電池兩個技術的疊加,轉換效率會從23迅速提升到28到30,這兩項技術的疊加已經催生了新的能源應用革命。
到2019年,我們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15萬噸,可以完全滿足總體上40G瓦組件的材料需求。我認為組件價格會降到每瓦1.4-1.5元左右,這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這項技術我們在全面的進行裝備產業化和國產化。到2021年,太陽能以及清潔能源的應用,包括風能,疊加起來基本上會全面低于國內煤電的上網電價。我們未來還可以在西部建大型電站,通過特高壓技術,把平價的新能源輸送到東中部。
國家在光伏補貼方面,現在有接近1000億的補貼拖欠。到2020年,整個光伏行業都不要補貼了,同時我們比煤電的價格還低。我相信我們的光伏人,將真正為不需要國家的財政補貼,全球都不需要了,感到欣慰,這也是中國人對全球的一個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