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曾是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的代名詞。為改善塔拉灘環境狀況,海南州大力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的新能源產業。如今,這里因一塊塊光伏發電板而煥發著勃勃生機。深秋時節,萬物蕭瑟。10月9日,記者跟隨"共筑網絡同心圓匯聚能量助發展"網絡人士走基層主題考察學習活動,走進了位于塔拉灘的海南州光伏產業園。海南州生態環
荒涼,曾是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的代名詞。
為改善塔拉灘環境狀況,海南州大力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的新能源產業。
如今,這里因一塊塊光伏發電板而煥發著勃勃生機。深秋時節,萬物蕭瑟。10月9日,記者跟隨"共筑網絡同心圓匯聚能量助發展"網絡人士走基層主題考察學習活動,走進了位于塔拉灘的海南州光伏產業園。
海南州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卻是太陽能資源的富集區,光伏等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迅速,為當地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從2011年開始起步,經過7年多的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光伏產業已成為海南州的優勢產業,產業規模居青海省前列。光伏產業既是海南州的新興產業、也是當今中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發展光伏產業,對優化提升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車前行,藍天白云下,蒼茫的戈壁灘上,“生長”著大片大片的光伏板。他們面朝南方,微微昂頭,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正源源不斷地釋放著綠色能源。
占地面積470公頃,平均年發電量約為3.1億千瓦時(2018年5月數據),40多家企業入駐……如今的海南州光伏產業園,已經成為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光伏產業園。
走進園區龍頭企業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站在觀景塔遠眺,藍色的光伏板一直蔓延到天際線,看不到盡頭。據公司輔助運檢員米陳芳介紹,為了減少天氣變化對光伏電站發電的影響,提高光伏發電電能的質量,從而獲得穩定可靠的電源,該公司探索出了目前全球運行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85萬千瓦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龍羊峽水電站,結合太陽能資源特點及光伏發電特性,將光伏電站和水電站整體作為“虛擬水電”進行綜合運行控制,把原本不穩定的鋸齒形光伏電源,通過水電調節為均衡、優質、安全和電網友好的電源后送入電網。項目的建成投運,填補了國內外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為清潔能源提供了新型的能源互補發展模式。
不僅如此,在大力發展光伏電站的同時,園區企業還發展與養殖業相結合的現代綠色產業,實現了將太陽能產業、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畜牧業發展緊密結合。
“我們在光伏板下種植藥材和牧草,這樣更利于植被的恢復,既環保又沒有污染。”米陳芳說。海南州積極探索土地及草場資源的綜合性開發、保護、利用的立體發展模式,建成“光伏電站—生態畜牧業”示范基地,此舉讓海南州乃至青海省在發展光伏產業、保護草地生態和發展生態畜牧業上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青海清潔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具有建設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優越條件。從水電來看,青海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等的發源地,水能資源豐富,水電理論蘊藏量2187萬千瓦;從太陽能發電來看,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全省可利用荒漠面積10萬平方公里,太陽能發電技術可開發量30億千瓦。
近年來,青海省立足豐富的能源資源優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創建全國清潔能源示范省為牽引,穩步建設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光伏電站以平均每年100萬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長,年均增速達58%,太陽能開發利用走在了全國前列。
作者: 來源:青海新聞網
責任編輯:hua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