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能源報綜合報道“看《流浪地球》了嗎?”年后開工同事先八卦了當下正火的電影。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贏得2019年春節檔電影市場、口碑雙贏,截至2月10日,累計票房超過20億元。
電影的火爆,意外牽扯出原著小說作者劉慈欣的一段電力從業往事。劉慈欣別名“劉電工”,1985年10月參加工作,30年來,一直在山西娘子關火力發電廠做工程師。
△娘子關發電廠
娘子關發電廠距離劉慈欣的家鄉山西陽泉約40公里。山西娘子關發電廠籌建于1965年,裝有4臺單機容量為100兆瓦的國產火電機組。設有220千伏和110千伏升壓站,各5條輸電線路,聯接晉冀兩省,電流送往山西、河北和首都北京,是華北電網的樞紐電廠之一。
△劉慈欣作火力發電廠燃料管理軟件介紹
電廠里很少有人知道,“劉電工”業余是個科幻作家。讀初二的女兒也并不覺得爸爸是個多了不起的人。劉慈欣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表科幻小說,1999年至2008年連續8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三體》的前兩部、《流浪地球》都是其在電廠工作期間的作品。
不過人紅是非多。兩天前,劉慈欣因當年一段耿直的言論上了微博熱搜。一位網友貼出劉慈欣早前接受采訪時說的一番話:“特別是像電力系統這種工作,必須按時去上班,必須堅守崗位。在堅守崗位的時候,就可以在那里寫作了,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寫的。”劉慈欣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占便宜的感覺”。
△微博用戶貼出劉慈欣早前接受采訪時的一段話
這個采訪被同行看到轉發評論說“上班摸魚”并不是普遍現象,不能代表一大票兢兢業業的電力人。
微博認證為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的賬號@國資小新次日轉發了該微博,并喊話劉慈欣 “:劉老師,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為過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說的這種人浮于事的現象。還是改革好,企業能專心搞發展,您也能專心寫小說,歡迎您常回家看看,再體驗一把。”
△國資小新喊話劉慈欣
回當時的“娘家”再體驗一把是不可能了。按照國家 “上大壓小” 政策,娘子關電廠四臺機組分別于 2007 年、2009 年先后關停,同時籌備建設兩臺 60 萬千瓦機組項目。
老電廠關停也對劉慈欣的作品色調產生了影響。2015年,劉慈欣曾在采訪中回應“為何2010年前的作品色調都很陽光,而2010年之后的作品色調則變得憂悒”,這一曲折與娘子關電廠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2009年是娘子關電廠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關停的年份。在此之前,電廠的工作是個鐵飯碗,收入很穩定,可以說是衣食無憂,沒有任何壓力。但是2009年關停后,電廠需要搬遷,員工面臨分流安置,競爭一下子變得激烈了。”
由于老機組全部關停,新項目推進需要時間籌備。在進入新分配的電廠后,工作負擔太繁重,沒有太多時間寫作。促使劉慈欣辭職成為一名全職作家。
2月12日,劉慈欣回應“電廠上班寫作”稱,當時的工作是沒時間寫作的,是下了班和節假日寫的。“每天我們基層發電廠的工程師和搞技術都挺忙的,每天的活都不斷,你哪有時間去寫?”
2012年底,同煤集團重組漳澤電力后,將娘子關電廠職工分流安置到所屬同華發電公司、臨汾熱電公司、王坪發電公司、大唐熱電公司等企業。同時,娘子關電廠“上大壓小”項目改為同華發電二期項目,在原平市異地建設,目前處于前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