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App獲悉,在5月8日通威股份(600438)正式召開的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劉漢元宣布正式卸任通威股份董事長一職,僅保留上市公司董事。通威股份新任董事長則由80后謝毅接任。
劉漢元表示,此舉是為了推進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的年輕化進程。除謝毅接任董事長外,嚴虎連任通威股份副董事長之職,郭異忠獲聘為總經理,嚴軻晉升為董事會秘書,周斌為財務總監;同時,陳平福、王尚文、宋剛杰、沈金竹、張璐獲聘為上市公司副總經理。本次人事晉升的年齡層均為70或80后。
與此同時,在本次董事會中,《公司2018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公司2018年度財務決算報告》等14項議案均順利獲得股東大會表決通過。
從通威股份目前的董事會結構來看,將形成4名內部董事、2名外部董事及3名獨立董事的架構。
劉漢元指出,如果未來通威股份需要再引進戰略投資者,那么通威集團可以再度讓出1名董事席位,形成3+3+3的董事會格局。
通威股份于2004年在A股上市,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商。在光伏領域,自上游晶硅至中游電池片,再到下游“漁光一體”光伏電站基地建設,通威均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30年來,通威一直保持著穩健快速的發展節律,在為中國水產事業、新能源事業及其他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上市以來,通威股份營業收入從26億增長到275億,增長超10倍;2018年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275.35億、20.2億,分別同增5.53%和0.51%。高效電池銷售6.44GW,同比增長61.24%,多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片毛利率分別達18.62%和18.8%。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底,通威股份內蒙包頭、四川樂山各2.5萬噸硅料項目投產,硅料產能達8萬噸,未來規劃包頭及樂山二期各2.5萬噸硅料項目。2018年通威硅料老產能生產成本同比下降0.35萬元/噸至5.53萬元/噸,同時單晶料占比達70%,隨著新產能投產,通威硅料成本將進一步降至4萬元/噸。
截至到2018年末,通威股份已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發電項目52個,裝機并網規模1151MW,2018年實現發電84314萬度。
進入2019年一季度,通威高效電池銷售約2.4GW,非硅成本已降至0.25元/W以下,隨著3月成都四期3.8GW和眉山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的正式開工,今年底通威股份電池總產能將超2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