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chǎn)品全產(chǎn)業(yè)鏈外貿(mào)概況
1、進口情況(進口量、價格變化、占比、進口區(qū)域分布)
2019 年一季度,我國多晶硅進口量達 4 萬噸,同比提高 4.4%;進口金額 3.52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 47.3%;多晶硅進口均價為 8.79 美元/千克,同比降幅接近一半。從月度進口情況看,進口單價呈逐漸降低趨勢,特別是“531”新政后進口價格大幅下降。具體來看,各月份進口量均突破 1 萬噸,各月進口單價已跌破 9 美元/千克,進口均價同比下降 50%左右;進口量及金額最高出現(xiàn)在 1 月,進口均價 2 月最高為 8.96 美元/千克,最低 3 月為 8.56 美元/千克。
從進口區(qū)域看,2019 年一季度自亞洲和歐洲進口多晶硅幾乎全部來自亞洲和歐洲,全年平均進口單價為 8.79 美元/千克。其中,自歐洲進口均價最高,為9.22 美元/千克;自北美洲進口均價最低,為 6.11 美元/千克。與上一年相比,自亞洲進口數(shù)量同比下降 3.8%,自北美洲進口數(shù)量和金額同比出成倍增長。
從具體進口市場看,2019 年一季度中國大陸主要多晶硅進口市場為韓國、德國和馬來西亞,自前三大市場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 50%以上。2018 年 11 月 1日起,對原產(chǎn)于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和反補貼措施終止實施,受此影響,德國取代韓國成為中國第一大多晶硅進口來源國地位,2019年一季度自德國進口金額 0.93 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 26.32%,同比下降 44.97%;進口數(shù)量 0.96 萬噸,同比增長 1.02%。
從進口企業(yè)看,2019 年一季度多晶硅進口數(shù)量前七位企業(yè)分別是隆基、晶科、中環(huán)、榮德新能源、晶科、仁德新能源、晶澳和天合,前七位企業(yè)進口數(shù)量占總進口數(sh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隆基 24.6%占比排在首位。
2、出口情況
1)硅片出口
2019 年一季度我國硅片出口至 22 個國家和地區(qū),硅片出口額為 5.82 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 37.06%;硅片出口量約 13.46 億片,同比下降 11.19%;出口均價0.43 美元/片,同比大幅下降 29.12%。
從出口硅片種類看,單晶硅片出口額為 2.91 億美元,出口量為 6.23 億片,出口單價為 0.47 美元/片;多晶硅片出口額為 2.91 億美元,出口量為 7.23 億片,出口單價為 0.40 美元/片。2019 年一季度單晶硅片出口數(shù)量 3.30GW,多晶硅片出口數(shù)量 3.43GW,單晶和多晶硅片的出口數(shù)量比例接近 1:1。
從出口區(qū)域看,2019 年一季度我國硅片主要出口到亞洲,出口亞洲數(shù)量達13.33 億片,占總出口數(shù)量的 99.09%;出口到亞洲的硅片均價最低,為 0.43 美元/片,出口到非洲的硅片均價最高,為 0.87 美元/片。
從出口市場看,硅片出口金額前五位市場分別是韓國、馬來西亞、臺灣、泰國和越南,前五大市場占總出口的 90%以上。其中韓國臺灣成為大陸硅片出口金額第一大市場;出口臺灣、印度、土耳其和菲律賓市場數(shù)量均同比大幅下降,受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出口金額同比均出現(xiàn)下降。
從出口企業(yè)看,2019 年一季度主要硅片出口額前五位企業(yè)分別是中環(huán)、隆基、協(xié)鑫、晶科和天合。前五位企業(yè)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 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