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間,協鑫新能源在經過2天的短暫停牌后發布公告。據公告稱,保利協鑫全資子公司杰泰環球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香港簽訂合作意向協議,擬出售協鑫新能源約97.3億股股份,相當于其總股本約51%。據公告顯示,杰泰環球持有協鑫新能源的118.8億股股份,相當于協鑫新能源已發行股份總數約62.28%。
受此消息影響,保利協鑫能源與協鑫新能源昨日開盤均獲大漲,并受摩根大通看好。截至6月5日收盤,保利協鑫能源漲超7%,報收0.51港元;協鑫新能源漲幅達18%,報收于0.295港元。
交易雙方,一個是全球電力行業的國資巨頭,一個是光伏發電領域的民營龍頭,業界人士對此給予高度關注并積極評價,認為此番戰略攜手將為能源領域拓展混改新路徑提供可資借鑒的藍本。
一、華能集團亟待優化能源結構,協鑫新能源成稀缺優質標的
眾所周知,華能集團作為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在國內乃至全球電力領域都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發電裝機國,煤電、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在建核電規模亦冠絕全球。而中國在發電領域形成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的央企主導格局,在央企合并重組背景之下,電力成為重點關注領域。
近十年來,伴隨全球各主要國家將新能源作為重點能源發展戰略,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全球能源發展體系中主導地位不可逆轉的趨勢。目前,我國能源發展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我國將堅持能源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推動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降低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使清潔能源基本滿足未來新增能源需求。未來風電、光伏發電量占比仍將持續快速增長。
從裝機結構來看,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均以火電為主,清潔型能源比例仍較低。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所公布的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華電集團火電占比均在70%以上,國家電投集團火電占比最低,也在58%以上。從清潔能源比例來看,華能集團的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是相對比較低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華能集團在優化能源發電結構方面有著更為強烈且迫切的需求也屬意料之內。
截至2018年末,協鑫新能源以光伏總裝機容量連續三年仍穩居全球第二。據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達7309MW,也就是7.3GW。即便出售了1.6GW的電站后,還擁有超6GW的規模,仍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也就是說,若此項交易順利完成,華能集團便可坐擁高達6GW的光伏電站,再加上本身所擁有的1GW光伏電站,即可憑借7GW的光伏電站規模,躍居世界第二光伏電站投資商,僅次于國家電投。
而華能集團電力板塊華能國際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靚麗,多項核心指標改善明顯。據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4.82億元,增長超114%;毛利率提升4.82個百分點至19.31%,超市場預期;經營性活動現金流1077.49萬元,同比增長12.88%,資產負債率73.63%,較2018年底下降1.14個百分點。
二、輕資產戰略成效持續兌現,“聯姻”華能望再上臺階
據了解,自2018年初,協鑫新能源確立以“降負債”為集團戰略重心以來,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進由擴張型戰略向兼具收縮和穩定特征的混合型戰略轉型,并取得持續成效,具體整理成下:
據統計,公司至今共出售過4次電站,合計電站規模約達1.6GW,涉及金額近28億元。在新戰略的指引下,協鑫新能源積極布局開發平價項目,探索高周轉和股權合作的模式,拓展代運維業務等以優化資產和財務結構,目前已基本完成靈活“轉身”。在此背景下,協鑫新能源的財務結構已大為改善和優化。
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裝機容量及并網容量均實現超20%以上增速的基礎上,債務結構與現金流也在同步明顯改善。截至2018年末,協鑫新能源的資產負債率為84.1%,與2017年末及2018年上半年末基本持平。從債務結構進一步來看,公司的中短期融資占總融資的比例為17%,而長期項目貸款及融資租賃則占總融資額的72%,債務結構的優化,導致平均融資成本較2017年底下降0.1pct至6.5%。
另外,公司2018年內取得凈經營活動現金流為24.62億,同比增長32.79%,凈投資活動現金流減少約42%至77.3億。
所以,從協鑫集團的視角來看,此次擬將協鑫新能源的控股權出讓給華能集團,實際上也是協鑫集團“降負債”向輕資產轉型既定戰略的延續,實現資本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提高資本的回報率。另外,由于華能集團隸屬央企,在融資端擁有天然優勢,也有助于推動協鑫新能源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釋放利潤空間。
結語
此項交易意義非凡,一方面,意味著協鑫集團的輕資產戰略有望再上臺階,協鑫集團推進資產整合預期再度升溫。同時,產業資本所展現出的興趣,也從側面業印證其目前的價值被低估。
另一方面,此番若與華能集團順勢推進,在電站開發建設與運維管理領域的強強聯手,意味著著雙方在戰略、技術、產能、市場等層面將實現全面協同,更預示著光伏行業內強強整合的時代將正式開啟,技術顛覆和平價上網的時代已來臨。
此外,這對于能源領域的混改推進,更是一例極具典型意義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