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缺口巨大,發放周期長等問題已困擾光伏行業多年,由此也直接導致一批中小企業成本壓力走高,資金鏈斷裂,經營難以為繼。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經同意,由兩大電網企業發行債券解決新能源欠補問題。首期債券預計將覆蓋“十三五”規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預計補貼拖欠困局有望緩解。如果現金流問題得以改
補貼缺口巨大,發放周期長等問題已困擾光伏行業多年,由此也直接導致一批中小企業成本壓力走高,資金鏈斷裂,經營難以為繼。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經同意,由兩大電網企業發行債券解決新能源欠補問題。首期債券預計將覆蓋“十三五”規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預計補貼拖欠困局有望緩解。如果現金流問題得以改善,無疑是為光伏行業注入了信心。
近期,光伏企業陸續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 。據eo不完全統計,目前有80家光伏行業相關上市公司發布了半年報,涵蓋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從這80家光伏上市公司看,在上半年疫情造成不利的情況下,多家光伏企業營收情況好于此前的市場預期。
國內需求拉動業績增長
截至目前,在這80家光伏企業中,上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隆基、通威、特變、正泰、天合、晶澳,營收分別達201.41億元、187.39億元、179.66億元、146.09億元、125.46億元和108.84億元;營收在50-100億元的有6家,營收在10—50億元的有33家。47家企業營收同比增長,占比約58.75%。
凈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超10億元的企業有4家,分別是隆基、 正泰、信義光能、通威,凈利潤分別為41.16億元、18.11億元、12.4億元、10.1億元。38家企業凈利潤破億,另有12家虧損企業。相比去年,有51家企業凈利潤有所增加,占比63.75%。
對于隆基、通威等多家企業來說,業績表現良好得益于組件銷售。其中隆基股份實現凈利潤41億元,基本相當于前 5名中其他四家之和。隆基在年報中指出,這與其單晶組件和硅片銷量大幅增長有關。2020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單晶硅片出貨39.58億片,其中對外銷售24.69億片;電池組件出貨超過7.1GW,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天合光能、晶澳,阿特斯緊隨其后。
上半年,頭部廠家以成本優勢、大尺寸產品的快速升級轉換、加之海外出貨渠道的鞏固,持續并吞小廠家訂單,市場占有率高達全球上半年需求的8成左右。相比去年,由于受疫情的干擾,國內需求是全球光伏組件需求的重點支撐,國內市場占有率高的廠家,上半年出貨量有很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目前受光伏產業鏈漲價沖擊,預計將加速光伏市場洗牌,部分龍頭企業市場地位更加突出。
在組件出口方面,第三方機構PV Infolink數據顯示,出口廠家排名依序為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光能、隆基、東方日升。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1—5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62.49億美元,同比降低15.8%。從規模來看,1—5月電池片出口量4.65GW,同比增長37.5%,組件出口量同比則降低3.4%,達27.42 GW。
整體來看,光組件企業出口格局基本不變,頭部企業出口量占比有所攀升,行業進一步集中,二三線小企業面臨行業洗牌。
產能擴張,現金流壓力有望緩解
今年二季度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復蘇,不少光伏企業都逐步進行產能擴張。
上半年,通威股份啟動了眉山二期7.5GW及金堂一期7.5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預計2021年內投產。該公司半年報顯示,為“鞏固公司在光伏產業主要制造環節的龍頭地位”, 其在建的高純晶硅樂山二期和保山一期項目合計超過8萬噸產能預計也將于2021年建成投產。
同樣,為持續推進產能擴張,增強核心競爭力,今年4月,晶澳發布公告,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并于8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該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義烏投資建設的10GW電池和10GW組件項目,其中包括募投項目的5GW電池和10GW組件,目前項目正按計劃推進中”。
8月21日,亞瑪頓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800萬股股份,定增募資不超過10億元,用于大尺寸、高功率超薄光伏玻璃智能化深加工建設等,大尺寸、高功率超薄光伏玻璃智能化深加工技改項目,BIPV防眩光鍍膜玻璃智能化深加工建設項目等項目,該公司半年報指出,將進一步加大光伏玻璃的產能規模。
受疫情影響,光伏企業現金流情況并不樂觀,斥巨資擴張產能是否會對公司現金流動造成壓力?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前,光伏企業大規模擴張和拓展業務都對經營現金流產生了負面影響。隨著企業在各國市場市場占有率的攀升及海外市場復蘇,報告期內回款可觀,目前來看,企業資金壓力不會很大。
此外,平價上網也將推動電站運營企業資產質量及現金流改善。根據政策規劃, 2021 年國內新增光伏項目有望實現完全平價,新增項目不再存在補貼拖欠。按現有政策,預計到 2022 年未納入補貼清單的項目裝機占比將低于 20%。另一方面,用于解決新能源補貼拖欠的首期400多億元債券的發行工作已啟動,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這將覆蓋前八批目錄內的光伏項目,如果補貼徹底清算,光伏電站現金流有望顯著改善。
今年下半年,隨著全國經濟活動陸續恢復、海外市場的重新開放等利好因素,光伏市場需求有望大幅轉好。
作者:蔡譯萱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