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美國曾多次通過國家創新引領了時代變革。但當前,面對我們這一代最嚴峻的威脅——氣候變化,美國卻還未能帶領世界實現能源創新。盡管像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已經足以與化石燃料競爭,但仍未真正實現凈零碳排放!吧疃让撎肌笔且豁椘D巨的任務,要實現這一壯舉,世界迫切需要進一步變革。盡管美國兩黨在氣候變化問題
歷史上,美國曾多次通過國家創新引領了時代變革。但當前,面對我們這一代最嚴峻的威脅——氣候變化,美國卻還未能帶領世界實現能源創新。盡管像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已經足以與化石燃料競爭,但仍未真正實現凈零碳排放!吧疃让撎肌笔且豁椘D巨的任務,要實現這一壯舉,世界迫切需要進一步變革。
盡管美國兩黨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存在政治分歧,但在大力推動能源創新方面,雙方已達成廣泛共識。例如,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拉馬爾·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在國會上提出了“曼哈頓清潔能源項目”,這與眾議院氣候危機特別委員會民主黨成員提出的“大幅增加清潔能源研發項目投資”的建議如出一轍。另外,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承諾,“如果當選,將對清潔能源研究和創新項目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盡管特朗普政府一再要求削減能源創新投資,但共和黨議員一直否決其提議,并連續四年加大對相關項目的資金扶持。
由此可見,能源創新儼然成為兩黨爭相追捧的“香餑餑”,這就為下一屆政府和國會打開了難得的機會之窗。啟動國家能源創新項目勢在必行,這意味著政府需要盡快制定出不失雄心又切實可行的氣候政策。
一
合理規劃研發預算
美國要想加快全球抗擊氣候變化的進程,最重要的是改善清潔能源技術、降低成本。
如今的技術還無法實現深度脫碳。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顯示,當前共有46種技術用于應對氣候危機,但到2070年,只有6種能夠實現“凈零碳排放”并大規模應用,從而有助于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而剩下的40種如不加以創新,成本則難以降低,同時也難以發展到商用規模。由此可見,這些技術的創新對實現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來說至關重要。要迅速實現凈零排放,大約一半的減排目標需要依靠這些尚未商業化的技術來實現。
加速能源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扶持,這些資金將被用于大學、聯邦實驗室和私人公司的項目研發。同時,這些項目也急需私人投資,但目前的狀況是,能源技術的私人投資額過少。因此,由比爾·蓋茨和行業領袖領導的美國能源創新委員會緊急呼吁,希望政府將聯邦能源研發預算提高兩倍,從而反過來刺激私人投資增長。
在清潔能源技術中,有一些是實現深度脫碳的“技術支柱”。對于這些能增強美國產業技術競爭力卻面臨資金短缺困境的核心技術,政府應重點扶持。
“碳捕捉技術”就是其中之一。盡管太陽能和風能發展迅速,它們也無法在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或發電中取代化石燃料。因此,為了削減碳排放,世界各國,尤其是能源需求量快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在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的同時,還需要使化石燃料更加清潔無污染。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碳捕捉設備,如果政府能在這方面協調一致,推動創新,那美國很可能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對于其他非核心技術,包括新型電池、電動汽車、智能電網設備等,美國已有公司在著手開發。而政府加大對這些項目的投資不僅可以擴大行業規模,還能進一步解決那些易于忽略的污染源,從而推動研究進程。
二
美國是時候來領導能源創新了
未來幾十年里,新型清潔能源技術的市值有望達到數萬億美元。對此,中、韓、日、德等國紛紛制定國家型戰略,以爭奪能源技術創新的市場份額。與美國相比,這些國家在該領域的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要大得多。因此,美國也應加大投資,提高自身競爭力。
綜上所述,美國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制定并落實國家能源創新項目。為此,國會應該將明年用于清潔能源研發的預算資金增加30%,以達到120億美元,并在五年內將其增加兩倍。
另外,美國還應重塑其在能源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2015年,奧巴馬-拜登政府曾精心策劃了一個名為“使命創新”的活動。為此,20個國家簽署協議,同意在五年內將本國的能源研發資金增加一倍。然而好景不長,在中國按照協議成功將能源研發資金翻倍后,美國卻擅自撕毀了協議。從這一事件中,下屆政府應吸取教訓,重新致力于使命創新,并帶領國際社會將新技術推向市場。
作者: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