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是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的關鍵。在多年的扶貧實踐中,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新疆電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探索富有新疆特色的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加快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實施光伏扶貧、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等舉措,走出了一條以電力扶貧帶動輻射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是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的關鍵。在多年的扶貧實踐中,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新疆電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探索富有新疆特色的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加快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實施光伏扶貧、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等舉措,走出了一條以電力扶貧帶動輻射產業扶貧的新路子,為貧困地區筑牢脫貧根基。
補強電網 為產業發展添動力
6月25日,在帕米爾高原昆侖山腹地的喀什地區葉城縣,西合休鄉光伏行政村通大網電工程竣工送電,村民們徹底告別抱著光伏電板找太陽的日子,用上穩定可靠的大網電。西合休鄉黨委書記李云笑得合不攏嘴:“有了大網電,我們可以發展產業,已經和喀什的老板談好引進屠宰場,大力發展生畜再加工,這樣一只羊可以多賣1000元左右,農牧民收入能再翻一倍。”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原因在于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解決問題,必須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電力是經濟建設的“先行官”,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器。新疆南疆四地州作為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受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在供電能力、網架結構、裝備水平、供電質量等方面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十三五”以來,國網新疆電力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622.7億元,先后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兩年攻堅戰”、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光伏行政村通大網電、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電網工程、南疆“煤改電”、抵邊村寨等項目,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大幅提升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各族群眾增收致富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廣告期貨直播室在線直播 期市期貨直播室在線直播專家坐鎮一對一指導喊單,10單9賺,^^免費注冊領取馬甲獲取課件布局,免費在線...
電足了,產業也興旺起來。位于和田地區的和田天王紡織有限公司,2019年平均一個月的用電量達到近140萬千瓦時。“工廠能一天24小時生產,得益于電力保障,我們從來沒有因為缺電停產。現在,有了充足的電力,公司已經開始建設一個產能10萬錠的紡紗新項目,公司規模將再上新臺階。”該公司總經理劉軍說。
據測算,僅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一項,就直接拉動固定資產投資518億元,增加就業崗位約2800個,間接解決1萬人就業。此舉不僅為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優化供暖結構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而且還有力推動了南疆千萬千瓦級光伏新能源在更大范圍內開發和消納,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00億元,惠及數百萬群眾。
光伏扶貧,村民們的“陽光存折”
光伏扶貧是國家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也是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的關鍵措施之一。
6月22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巴州且末縣庫拉木勒克鄉巴什克其克村牧民定居點時,村民麥麥提·艾力木就已經忙碌起來,他仔細清洗擦拭屋頂上的分布式光伏“藍板板”。“企業投資,自己一分錢都沒掏,每天只抽10分鐘把光伏電板打掃干凈就行了,靠光伏電板發電賣錢,我家每個季度都能領到分紅,一年下來可以收益3600元。”麥麥提高興地說。
2017年年底,麥麥提和鄉親們積極響應鄉政府號召,在自家院子里安裝了戶用型分布式光伏板。2018年10月并入大電網后,巴什克其克村每個季度都會舉行光伏扶貧收益“紅利”發放儀式,這份暖心“大禮包”發放給全村64戶安裝了戶用型分布式光伏發電板的村民,現場領到真金白銀的農戶們喜笑顏開,都說這是他們的“陽光存折”。
“輸血”只能管一時,“造血”才能行得遠。國網新疆電力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和專業優勢,以光伏扶貧項目接網為重點,主動對接需求、精簡手續、暢通綠色通道,累計完成92座共計15.16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接網工程建設,為2.42萬貧困人口提供了穩定的脫貧資金保障。這其中,在策勒縣援建的亞博依村光伏電站已累計發電25.6萬千瓦時,收益19.2萬元,已向66個貧困戶發放分紅款,人均增收1818元。
轉載有刪減
作者:余艷春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jianping